—日遊線路A線:圓覺洞石刻、秦九韶紀念館、陳摶墓、千佛寨森林公園和石刻、通賢柚綠色長廊、跑馬灘人工湖、臥佛院石刻和石刻佛教經文。B線:檸檬林海、韓國金氏始祖——“普州太後”許黃玉故裏、毗盧洞、華嚴洞石刻。C線:文廟、紫竹廣場、普州古城牆遺址、賈島墓、秦九韶紀念館、圓覺洞石刻、陳摶墓。D線:文廟、紫竹廣場、普州古城牆遺址、朝陽洞、馴龍鎮千畝桃園。
二日遊f線路D1線:圓覺洞石刻、千佛寨森林公園及石刻、通賢柚綠色長廊、跑馬灘水庫、臥佛院石刻和佛教經文。D2線:工業園區外景、檸檬林海、韓國“普州太後”許黃玉故裏、毗盧洞石刻、華嚴洞石刻。
三日遊線路D1線:圓覺洞、千佛寨、通賢柚園、臥佛院石刻和佛教經文。D2線:工業園區外景、韓國“普州太後”許黃玉故裏、毗盧洞、華嚴洞、桂荷頤園。D3線:文廟、紫竹廣場、賈島墓。
專線遊線路是石刻文化遊,宗教文化遊,生態農業觀光遊。
石刻文化遊:臥佛院一木門寺一黃桷大佛一千佛寨一圓覺洞一毗盧洞一茗山寺一華嚴洞一孔雀洞一大足石刻。
宗教文化遊:佛教文化遊線路:遂寧(廣德寺、靈泉寺)一臥佛院一千佛寺一金剛洞——毗盧洞、紫竹禪院——重慶——內江(聖水寺);
道教文化遊:玄妙觀一朝陽洞一真果觀。
生態農業觀光遊:通賢柚、檸檬產業帶(嶽陽景區一通賢一八廟一鴛大)和檸檬、紫竹觀光帶(嶽陽景區一龍台一石羊)。
(第二節)旅遊設施建設
1986—2005年,安嶽采取多渠道籌集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資金10.64億元,對景點文物保護,配套設施建設投人4500餘萬元,旅遊公路建設投人3.2億元(2003—2005年完成投資1.33億元),通訊設施建設投人6500萬元,綜合服務設施投人1.51億元,場鎮改造建設投人4.81億元,旅遊宣傳促銷投人340萬元。各旅遊景區相繼完善了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征用土地286.67公頃,改擴建石刻景點保護區,對石刻造像進行維修保護,主要景點修建了圍牆、廁所、接待室、生活用房、遊覽便道、步行石梯;擴建了紫竹公園、紫竹廣場;建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國道、省道、
.790.
安嶽縣誌
縣道、鄉道為骨架的旅遊公路網絡;改、擴建了招待所;開辦了旅行社、旅遊汽車運輸公司、農家樂、旅遊商品生產廠。對石刻景區所在的石羊、八廟、龍台、通賢等鄉鎮進行了街道、房屋改造和環境美化建設。
(第三節)旅遊統計
1986—2002年,對景區遊客數和旅遊總收人按原統計辦法進行統計。2003年起,按1998年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旅遊統計管理方法》及“旅遊統計基本概念和主要指標解釋”標準進行統計。
(第四節)旅遊培訓
縣旅遊局采取“請進來教,走出去學”的辦法,對旅遊管理、技術、導遊等人員的思想素質、業務技能進行教育培訓。各旅遊經營單位對管理者和職工進行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教育和業務知識、技能培訓。20年中,安嶽賓館派出1576人次到天津旅遊學院、四川旅遊學校、外市縣星級賓館學習。各旅行社管理人員經省旅遊局培訓、考試合格的中、英文導遊人員15名。1998年,安師校開辦旅遊專業班,培養旅遊中等專業人員47名。2000年,城鎮職業中學開辦旅遊專業班,到2005年底,培養旅遊專業人才230餘人,短期培訓100餘人,多數畢業生被星級賓館飯店錄用。
(第五節)旅遊宣傳
一、影視、網站
1988—2000年,中央電視台、省電視台、內江市電視台先後到安嶽錄製了安嶽石刻片,並在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中國風欄目和四川電視台風景名勝氣象欄目播放。2005年,在四川新聞網、成都通網站(成都多媒體信息亭)、安嶽之窗網上宣傳安嶽旅遊。中央電視台7頻道鄉村大世界欄目專題介紹安嶽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