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的角度來講,行業協會在中國名牌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作用:
首先,對行業進行監督,推進誠信品牌建設。要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抓誠信品牌建設,誠信與品牌是一個企業經濟實際的體現,也是企業名譽和信譽的標誌。誠信與品牌建設是企業基礎性的建設,自古有商無信不勝,士無信不行,國無信不立的說法。品牌是在市場信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古代商業運作過程中就很重視品牌誠信,比如電視劇《大染房》,其主題歌就唱出了誠信的重要性(它大概的歌詞是這樣,居大業,德先行,誠信為本,不欺瞞,曆經艱辛得勝算,事業成就心也坦然)。行業協會本身的形成就是各行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意識到盲目逐利的危害性,並在利益的相互妥協中形成的共同體。因此,行業協會往往直接就是和企業聯係在一起的,是和整個品牌建設連在一起的。行業協會參與企業品牌誠信文化的建設實際上也就是在維護整個市場經濟運行的良好秩序,為品牌的發展提供合理的平台。行業協會可以通過行業政策的製定和相關措施的采取來推動企業誠信的建設。
其次,上傳下達,協助政府完善名牌法規體係建設,結合行業實際,落實到具體的管理條例,為企業名牌創建工作鋪平道路。行業協會首先要開展行業調查,研究行業發展,代表行業的整體利益,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映企業的要求,提出政策、立法方麵的建議,為政府主管部門製定行業管理的有關法規、政策、標準和政府決議提供決策支持。其次,進行行業協調自律,接受政府部門委托,做好行業企業的資質審核和管理工作,監督法律法規的落實情況,加強整頓和規範行業市場的管理工作;組織製定行業規章,以行業公約製定從業道德規範;通過製定並監督執行行規行約,在市場準入、市場劃分、銷售價格、競爭手段、總量控製、維護知識產權等方麵進行協調自律,大力開展行業內“誠信”教育和行業內“誠信”監督,規範業內行為,防止壟斷和不公平競爭、盲目競爭,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行業共同利益,把行業協會建設成“企業信得過、政府離不開”的會員之家和政企之橋。
最後,加強對企業的服務開展行業信息收集、統計、分析、發布工作,開展行業企業信息法規的谘詢,組織地區間企業經驗交流、經濟合作,對企業和社會進行信息引導和服務,如技術交流和推廣的服務,對企業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服務,溝通內外聯係、加強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的服務。協助企業開拓市場。通過舉辦展覽會、博覽會,為會員企業提供產品宣傳窗口、拓寬銷售渠道。積極配合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參與培育、扶持、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品牌等工作。開展反傾銷起訴和應訴,維護本行業權益。協會應經常了解國外進口產品對本行業的衝擊影響,參與建立反傾銷預警機製,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反傾銷調查或起訴建議,並組織企業積極參與起訴。在發生國外對我出口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或起訴時,協會應積極組織應訴,以減少對企業的損害。
作為中國名牌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推動力,中國新聞機構和媒體的積極參與,使得中國名牌事業深入企業和消費者心中,成為人們的共識,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輿論監督的作用。
中國質量萬裏行活動可以說是中國新聞媒體參與中國名牌戰略事業取得成就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新聞媒體應大力倡導“愛國名牌運動”,鼓勵全社會人民消費、喜愛、扶持民族名牌。品牌的爭奪最終是消費者的爭奪,品牌的價值最終是消費者的價值體現。主流新聞媒體應拿出固定的免費公益版麵大力推動公民的“愛國名牌運動”,改變部分人群對國外名牌的盲目推崇,深入、係統、持久地幫助民族品牌走向成功。新聞媒體對品牌的無私支持也是對國家未來的支持,而一代忠實的民族品牌客戶群,是民族品牌生長崛起的土壤。
消費者認可是名牌存在的基礎
在我們上麵強調名牌戰略的企業和非企業主體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忘記作為品牌另一極的消費者。市場競爭的對象是用戶,評判名牌的裁判是用戶,名牌的形成要由市場檢驗,由消費者認可。消費者對市場產品的評價最直接、最客觀、最具有實效性。沒有消費者的品牌不可能成為名牌,沒有消費者認可的名牌也就不稱其為名牌。因此,在實施名牌戰略,創立名牌產品的過程中,消費者的作用不可低估。實際上,企業創名牌和發展名牌都是在爭奪顧客心智的過程中達到的。
但是,消費者在品牌消費的過程中也有盲目性。比如,目前就有很多人盲目相信洋品牌,總是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隻要是外國的品牌都比中國的強。業界也對民族品牌的技術疑慮重重,認為隻有“洋老板”、“洋品牌”才技術可靠,自主品牌即使完全采用了國際先進技術,也很難被用戶接受。同樣中國製造的產品,貼上洋牌,就能受到消費者歡迎,能夠賣出好價錢,等等。其實,消費者應該結合具體情況來分析。比如在櫥櫃行業,綜合考慮一下,其實海爾、康潔等國內品牌無論在品牌質量和服務方麵都有很多長處,但是,很多人就是認為國外品牌更好。這種對國外品牌的盲目偏好不利於國內品牌的成長。加強引導消費者品牌消費的民族意識,通過名牌產品引導消費者對中國名牌的認可,增強民族自信心,祛除崇洋心理,也是中國名牌戰略的一部分內容。這方麵我們可以借鑒韓國的經驗。韓國人的品牌意識是從娃娃抓起的。據悉,韓國95%以上的青少年認為,韓國的東西是世界上最好的。韓國吸煙者出國,皮箱裏總要帶上國產香煙。我們呼籲全社會要理性認識中國品牌和外國品牌,對中國品牌多加嗬護和理解,支持它們發展壯大,及早成熟起來,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促進中國經濟的崛起。因此,打造中國名牌,一是要大力宣傳中國名牌產品標誌,讓廣大的消費者認可中國名牌;二是要進行中國名牌產品的集中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