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內涵可以隨著符號特征的變化而變化。比如,青島澳柯瑪原來就隻有漢字,後來就加上了英文“AUCMA”,這些英文字母的意思是“自動化”和“控製”的英文縮寫組合,體現了澳柯瑪國際化、高科技、現代化的品牌內涵;同時,它還是英文“Award Users Completely by Manufacture Advancing”的縮寫,意思是“推動行業進步為顧客謀求最大利益”,真正體現出科技為人類服務的理念。澳柯瑪的標誌是用圓形為基礎的“C”為中心,由外向內,緊緊地團結在一起,體現了企業的凝聚力,同時“C”又代表著工業的齒輪,環環相扣,象征澳柯瑪與消費者緊密相依的關係。澳柯瑪重新尋求的品牌標誌也是對品牌含義的重新詮釋。

是關係,也是承諾。從品牌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來講,品牌的符號特征屬於企業及其產品,但其主要訴諸的認知對象是消費者,也就是說,品牌真正的使用者包括企業和用戶,是依存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存在的。企業可以借助品牌區分自己與競爭對手的產品與服務,用戶可以從品牌身上購買自己認為相應的功能利益及附加價值。這也就決定品牌的屬性可以從這兩個方向分別進行描述,但這兩個描述之間又必須互為因果。例如,漢語“麥當勞”、英語“McDonalds”、金黃色的大拱門“M”以及它們的組合和“麥當勞大叔”人物形象等都是麥當勞快餐店的品牌或品牌構成部分。麥當勞公司利用這樣一個品牌來塑造自己的形象,對於企業來說,這是一個與其他企業相區分的標誌,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品牌實際上是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一些想法,到該店吃飯,吃的是快,吃的是浪漫,吃的是文化氛圍。它存在於消費者的心目中。我們提到“奧迪”,我們首先會將奧迪與汽車這樣一類產品相聯係;其次,消費者會想到奧迪的品質、性能、價位。我們還會有很多別的聯想,比如奧迪是德國的一個品牌,人們可能會將它和男性相聯係,等等。

品牌是企業對消費者在產品特性和服務上的承諾,而且這種承諾也必須得到客戶相應的認可。這一點就意味著企業需要對品牌的具體內容進行合適的定位和宣傳,而顧客也相應地會對此做出自己的反應和調整。比如說,前幾年投放市場的“非常可樂”如果定位和“可口可樂”一模一樣,可以肯定,在市場實力、規模、銷售渠道等各個方麵存在巨大差距的情況下,要想在飲料市場的競爭中得到顧客的認可是很難的;但是,采取“民族品牌飲料”的定位,雖然有失模糊,但未嚐不是一個針對國內消費者的較好的策略(在此不論非常可樂的是非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