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0章 開始吧,命運之戰(3 / 3)

另外,周軍的輕騎也不好對付。他們全都裝備了線膛槍,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開火射擊,給宋軍的騎兵造成了不的損失。

而且他們的馬速更快,在不占優勢的時候可以避開近距離的交戰。

發現己方很難依靠槍大夫和輕騎兵很快取勝的趙良將馬上調整了戰術,投入了6個隊的燧發槍兵。這些步兵以縱隊快速推進,在靠近目標院落後,才迅速轉變成方陣。然後就直接發起了刺刀衝鋒。

三處院落中的兩處很快失守,隻剩下中間一處廢棄的穀倉依舊在周軍的控製中。

原來周軍在穀倉中埋伏了一隊手炮兵,用手炮和刺刀擊退了兩隊宋軍步兵的進攻。暫時保住了穀倉。

不過他們堅守的穀倉很快就成了宋軍炮擊的目標,承受了一輪又一輪的實心彈轟擊。

但是這個穀倉的堅固程度也超過了趙良將的預料——這座穀倉是十年前建成的,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和磚石,修建了一座庫房和一座緊挨著庫房的樓,外圍還有一圈矮牆。

另外,庫房中還儲存有上千包麥來不及運走。正好被埋伏在院子中的周軍手炮兵用來加固矮牆,使之可以抵抗長炮的直瞄射擊。

但是兩宋聯軍中還有10個榴彈炮連,裝備了60門5寸榴彈炮。

這些大炮在朱興隆的指揮下被推到了距離糧庫大院不足1000步的地方,集中火力轟擊。

榴彈仿佛雨點一樣被拋射出來,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拋物線,然後又重重砸落。

但是其中八成到九成的榴彈都沒有爆炸!

而剩下的最多一成半榴彈中,也有一半在沒有接近周軍陣地時就臨空爆炸了。

也就是,十枚榴彈裏麵隻有不到一枚是比較有威脅的。

這樣的炮擊效果再加上宋軍炮兵陣地上特大的煙塵都明一個問題——西宋對於開戰的準備和大周一樣倉促,甚至沒有把他們糟糕的火炮和火藥換成東宋的產品。

“讓我們的手炮兵撤退,放棄糧庫!”武元鎮下令道,“命令所有榴彈炮保持機動狀態待命!”

糧庫之戰目的不過是試探虛實,同時為其餘部隊爭取布防的時間。

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成了,沒有必要為了一個注定守不住的糧庫浪費時間。

另外,宋軍榴彈炮的表現也讓武元鎮看到了打贏,至少是打平的希望。

在西宋的步兵占據糧庫後,趙良將馬上就下達了全軍壓上的命令。

今出戰的兩宋聯軍一共有10個步兵師,另外還有一個騎兵師在外圍擔任警戒。

而10個出戰的步兵師中,除了一個布署在紅堡村附近吸引周軍的注意力。其餘的9個師,則分成了兩線。第一線是西宋的五個步兵師。自紅堡村向東北方向,依次為步兵第一、第三、第七、第十、第十三師。

全都是在蒙宋戰場上打出過威名的王牌師!

第二線則由三個西宋步兵師和一個東宋步兵師組成。也都是戰鬥力強勁的精銳。

前陣的五個師都是以營為單位展開的,每個營都是一個大方陣,由四個連組成。每個連都是一個可以分拆行動的三列橫陣。一個營是四個連,也就是排出1列作戰隊形。另外再加一個指揮橫隊走在最後,總共就是1列。

其中最前麵列是槍大夫,清一色的線膛槍。中間6列則是普通的線列步兵,裝備的都是尋常的滑膛槍。最後列則是壓陣的手炮兵。

這樣的排兵布陣方式也是西宋在百年蒙宋戰爭中總結出來,然後才被大周、東宋給山寨過去的。

而交戰的過程差不多也形成了定式,通常是由炮兵的猛烈轟擊開始,然後是散兵的遠射。等到敵軍被大炮和散兵削弱後,才是列兵上場打排隊槍斃,最後才是是白兵突擊或騎兵的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