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0章 開始吧,命運之戰(2 / 3)

“他們在吼什麼?”他問身邊的韓山童。

韓山童在長安當過使團武官,能一口流利的長安話。

“是大王千歲……看來敵人的主帥是趙良將,西宋常勝將軍啊。”

“趙良將啊……我猜也是他!運動戰打得那麼好,非他莫屬啊!”武元鎮點了點頭,“新版的《陸軍戰役指揮學》上有不少篇幅是他的吧?”

“沒錯,”韓山童點點頭,笑道,“所以我們都很了解他。”

韓山童上過陸軍參軍學院,也在參軍學院當過教授,對於趙良將在蒙宋戰爭末期指揮的幾場經典戰役,是非常了解的。

而這位趙良將大概是趙宋皇室有史以來最能打的將軍了,從軍50年,曆60餘戰役,其中由他指揮的戰役一共8場,全部取勝!而且有6次是以少勝多,並給予敵軍重創。

“那他會怎麼打?”武元鎮又問。

“下官不知道。”

“那你還自己了解他?”

韓山童笑道:“正因為了解,所以才不知道啊!趙良將的心思,哪有那麼容易猜中?”

“那我們要怎麼打?”

韓山童道:“下官的建議是留足預備隊,看趙良將怎麼出牌……趙良將善於用兵,西宋的精兵也厲害,而且數量看著比咱們多一倍。

所以我們應該采取拖延和消耗敵人的戰術,避免迅速失敗。”

他的建議聽上去有點打擊士氣,不過的確是上策。

趙良將和他指揮的西宋精銳都很難對付,如果沒有兵力上的優勢,遇上他們將別琢磨打勝仗了。

能夠在戰役麵輸得好看一點,同時達到戰略層麵的勝利,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在戰略層麵,是趙良將處於不利局麵,他背後的兩宋聯盟的國力不如大周共和國。因此他一旦不能速勝,就難免會走向失敗。

“好吧!”武元鎮點了點頭,“命令部隊掘壕設防吧……我們要打一場陣地防禦戰了。”

……

薑山以東的平原上兵甲蔽野,兩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已經徐徐展開了各自的陣列。

而為了掩護己方的布署,雙方都派出了輕步兵和騎兵,開始爭奪戰場中央的建築物和道路。

成為爭奪對象的建築物是三座巨大的院落,都很堅固,稍加改造就可以用來布署大炮。因此也就成為了交戰雙方的必爭之地!

對於兩宋聯軍而言,奪取了三處院落後,他們就能以此為炮兵陣地,猛轟周軍戰線了。

而對周軍而言,盡可能推遲三處院落的陷落,則可以為己方步兵贏得挖掘步兵戰壕的時間。

讓步兵依托戰壕進行防守的辦法,其實是西宋在蒙宋戰爭中最先采取的。他們的槍大夫本就是散兵,不需要組成陣列,有個戰壕掩體什麼的,那是最好不過了。

所以在百年蒙宋戰爭中,步兵戰壕和步兵掩體的構築技術就不斷得到發展。

到了西曆14世紀的時候,工兵鏟已經和滑膛槍一樣,成為了華夏三雄步兵的重要裝備了。

在大周和東宋軍中,工兵鏟更是普及到了每一名步兵。

所以在挖坑的本事上,大周、東宋的軍隊是後來居上的。

除了挖坑,周軍士兵還在修築炮壘。和兩宋聯軍集中火炮的布署方式不同,周軍在今采取的是分散和機動運用炮兵的戰術。

所以需要預先修築大量的炮壘並且整修道路。

而為了掩護施工,周軍就不能輕易放棄三處院落了。

三處院落和周圍的道路、麥田中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槍擊和喊殺聲,間或還有騎兵的馬蹄踏過地麵的聲音。

有點出乎趙良將的預料,周軍的散兵(使用線膛槍的步兵)表現的並不比西宋槍大夫差。他們的線膛槍顯然比西宋使用的線膛槍更精良,有效射程更遠,射速也更快一些。而且他們的槍法也很好,和槍大夫們對射根本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