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西宋名將(1 / 3)

在軍用地圖之上,大宋荊楚王趙良將所統帥的全軍態勢,已經為旗幟所標識了出來。

這張軍用地圖已經做得非常細致了,是掌握了精確的測量和繪圖技術的產物。放在00多年前宣和之亂的時候,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哪怕參謀機宜做得最好的共和軍,也不會擁有這樣精確的地圖。哪怕讓武好古親自出手,也繪製不了。

可是如今,這份一比五萬的高精度軍用地圖,不過西宋旅級及以上陸軍作戰部隊指揮部的標配而已。

00多年的大航海時代和列國爭雄,已經極大的促進了各種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更是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在華夏三雄的陸軍中,冷兵器早就難覓蹤影,大概隻餘下騎兵的馬刀、騎槍和步兵的刺刀了。一度稱霸戰場的火繩槍,也已經被燧發滑膛槍完全取代了,而更進一步的線膛槍也已經相當普及,成為了散兵、輕步兵們的殺人利器。

火炮技術同樣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在大周和東宋軍中,青銅大炮早就已經退場。取而代之的是用灰口鐵或白口鐵鑄造而成的鐵炮,堅固而且輕便,在製作過程中實行了標準化、製式化,因而可靠性極高。

另外還根據不同的戰場需求,設計出了榴彈炮、長炮(加農炮)、短炮(卡倫炮)、臼炮,還出現了一種不是火炮但是卻冠上了火炮名稱的火箭炮。

至於火炮使用的火藥,那進步就更大了。

在大周和東宋,在自然學家的指導下,火藥的配方不僅更加合理,而且構成火藥的硝和硫的提純技術也更加高明。同時,機械化的粉碎、拌和、壓製、烘幹、打磨等工藝的出現,也讓大周和東宋兩國出產的火藥品質優良,可以讓火炮發揮最大的威力。

而炮彈的進步同樣顯著,一是實心彈的製作更加精良,由機器打磨而出的實心彈表麵光滑,和炮管之間的遊隙更,因而射程和精度也有了極大的提升。

二是霰彈和開花彈的技術逐漸成熟。6斤重的霰彈的有效射程增加到了50步!而由榴彈炮和臼炮發射的開花彈擁有了木質的彈托和木質的引信,彈殼的鑄造也更加精良。而且還出現了將榴彈(開花彈)和霰彈合二為一的榴霰彈,殺傷力大到傷害理的地步!

不僅步兵使用的火槍,炮兵使用的大炮在進步,連騎兵胯下的戰馬也在過去的00多年間飛速發展。

在生物學指導下的配種、育種技術對於戰馬的繁殖養育意義極大。現在大周和東宋的軍馬場都可以根據戰場的需要,培養出不同類型的軍用馬匹,而且可以“定型量產”——也就是每一匹被繁殖出來的軍用馬匹,都擁有非常近似的遺傳特性!

戰馬不再是百裏挑一、十裏挑一,而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合格率”。

而擁有了優質戰馬和挽馬,並且淘汰了盔甲的陸軍,其機動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樣的提升使得荊楚王趙良將指揮的二十餘兩宋聯軍,可以打出早年間難以想象的運動戰!

起這位趙良將的王爺當得也不容易。他是西宋當今子趙冕的堂兄,已經年過六旬了。繼承荊楚王位也有0年了,不過他卻沒有享受過一荒淫無道的王爺生活。

從10歲開始,他就被狠心的父王送去了武當山少年軍校,接受嚴酷的軍事養成教育,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軍旅生涯。

當然了,10歲從軍,一幹就是一輩子的也不是他一個。西宋大部分的軍事貴族出身的男子,都是這樣過來的。

10歲進入少年軍校,18歲進入華山講武堂,歲正式進入陸軍。然後從排長幹起,一步步的往上爬,將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獻給戰場和軍隊。其中出身好運氣也好的,會在0歲之前進入樞密院兵學堂進修。之後就會成為“華山派參謀”的一員。

成為了“華山派參謀”後,才有資格慢慢擠進軍隊的高層,成為將軍乃至元帥。

而從軍五十年,參加過至少60場戰役的趙良將,人如其名,就是西宋陸軍中第一流的良將。現在已經名列元帥府,擁有了西宋最高的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