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和蒙古作戰的西宋、埃及、神聖羅馬帝國、阿尤布—大食帝國同樣感到了筋疲力盡。
更糟糕的是,可怕的大瘟疫(黑死病)開始在從中亞直到大西洋的廣闊土地上蔓延,成千上萬的人被奪去生命。參戰各國的人口,都蒙受了極大的損失,實在無力再繼續戰爭了。
所以從二十多年前,當大蒙古國的海都汗去世後,他的女兒,光明聖女忽禿倫察罕就開始在埃及、神羅、西宋、大食之間展開斡旋。
終於在幾個月前,也就是西曆的19年秋,達成了最後的和平條件。
正式的協議是在金帳汗國的首都基輔簽署的,稱為《基輔條約》。
持續了一百多年的戰爭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而且這份條約還規定了埃及、蒙古、金帳、神羅、法蘭西、大食等西方各國之間的領土範圍。
可以是奠定了日後西方世界的大致格局。
日後的西方世界可真是讓人期待啊,領袖群倫的國家居然是埃及!統治東歐大平原的是金帳羅斯。在巴爾幹半島、亞細亞和波斯稱霸的是大蒙古-波斯帝國。而擁有璀璨文明,吸收了東西方文化精髓的則是阿尤布-大食帝國。至於愚昧落後和不開化的帽子,無疑是屬於法蘭西、德意誌、英吉利這些歐羅巴蠻邦的……
現在這麼一個古裏古怪的西方世界因為黑死病和厭戰情緒而消停了不少。而這對於北美合眾國來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在過去的百年間,北美合眾國東岸一直受益於西方的戰爭。北美東海岸這裏輸出大量的軍火,輸入西方的金銀和奴隸,同時還能得到西海岸的新華府當局給予的津貼,可以是大發戰爭財。
東海岸的漢人人口,也從蒙古戰爭開始前的不足10萬,一路增長到了如今的接近800萬!而整個北美合眾國的漢人人口,也因此增長到了接近1800萬——如果考慮到白奴的數量,東海岸的人口,現在已經超過了西海岸!也正因為人口數量的逆轉,北美合眾國政府現在已經做出了遷都的決定,選定了怒水河(波多馬克河)畔,一個名為花生屯(出產花生)的村莊建設新首都。新首都的名字則選用了花生屯的諧音,取名華盛府,簡稱華府。
北美的人口,雖然還不能和大周本土(包括日本、高麗)的一億相比,但是在世界上也能算得上是一號人口密集的地盤了。
而在人口高速增長的同時,北美合眾國的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從原先單一依賴貴金屬開采,到如今的工場手工業、農林漁牧、城市服務業全麵開花,經濟的繁榮程度甚至超過了在百年戰爭中消耗極大的西宋。成為了華夏世界中僅次於大周本土和東宋本土的存在。
可是如今,北美合眾國的好日子很可能會隨著大蒙古戰爭的結束嘎然而止。
其實這兩三年來,輸往西方的軍火數量就連年下降,而從西方輸入的人口,也因為黑死病的爆發,而大幅減少。
甚至來往大西洋兩岸的船隻,都因為黑死病減少了許多。
在北美東海岸的經濟中心新嶽州,經濟蕭條的跡象,早就因為大蒙古戰爭烈度的下降和歐洲黑死病的蔓延而出現了。
宋遠山和宋青風父子二人,一起登上了早就等候多時的四輪馬車,離開了人聲鼎沸的碼頭。
馬車很快進入了長島的市區,大約就是另一個時空的曼哈頓。現在這裏是新大陸最繁華的所在,也是北美合眾國東海岸的政治中心。
因為合眾國首都新華府距離東海岸太遠,所以合眾國的議會就在三十年前通過了一個《副都法案》,在新嶽州的長島市設立了“副都”,就是一個行政副中心。由副統領和副國務卿常駐,還設有一些部門的辦事機構,處理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務。
另外,“花生屯”的新首都工程,也是由副統領和副國務卿負責監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