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3 / 3)

由於金帳女真西遷到伏爾加河流域時隻剩下50萬國族,後來又在同蒙古人的戰爭中損失慘重。而在同蒙古人的戰爭結束後,金帳漢人又過早完成了城市化。而城市化又對金帳漢人的人口增長率構成了限製。

所以到了西曆14世紀、15世紀的時候,他們的人口在東歐黑土地帶這裏依舊是少數派。

除了西方的四大強國,中華的三大豪強。到了這個時空的14世紀時,世界上還有竺三強和黑非洲雙雄等五大強國。

竺三雄分別是西夏、波羅和潘地亞。其中西夏雄踞竺西北和阿富汗,而波羅則控製在恒河流域和竺東北。潘地亞則是一個泰米爾人建立的婆羅門教古國,前前後後存在了近000年。在西曆14世紀時崛起,成為了控製竺南部的強國。

兩個佛國,一個婆羅門國,再加上一些信奉方教、婆羅門教的諸侯,共同構成了中世紀晚期的竺曆史。

算不得平靜,但是也沒多混亂,基本上也就是三個強國一起快樂的走向腐朽。而華夏的三大豪強對竺也沒表現出太大的欲望……西宋夠不著,東宋和大周則隻關心貿易上的利潤,所以竺人民還算安穩,並沒有淪為華夏的殖民地,如果不考慮西夏征服的話。

至於黑非洲在這個時空則無疑是進步的!

黑叔叔們不知道走了什麼運,居然成了華夏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了。

首先,再沒有人把他們當成一種國際貿易的商品販賣了。

主要因為沒有人買了……方教文明失去了海洋貿易的控製權,沒有錢買,而且也沒多大的需求——就那麼點地盤,石油的時代也沒到來,還買什麼黑奴啊?

其次,在黑非洲的土地上出現了兩個比較強大的黑人帝國。

一個是西非的馬裏帝國。這個國家是在東宋帝國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馬裏擁有豐富的黃金和鹽礦。又靠近東宋在西非的殖民地“象牙諸州”,而且還是象牙諸州和埃及帝國之間的緩衝,所以就得到了發展的機遇。到了14世紀時,馬裏帝國已經已經變成了一個挺像樣的黑帝國了。

而另一個黑帝國則是桑給巴爾帝國,這是非常奇特的國家。是由光明理教的聖女擔任國家領袖的宗教國家,統治著後世索馬裏以南,南非以北的非洲海岸線,以桑給巴爾島為統治中心。

不過遠在巴庫的光明聖女不可能去治理這個被稱為“光明國”的東非國家,因此會委派一名代理人去桑給巴爾執政,這麼代理人通常是光明教的高級教職人員。他(她)們在桑給巴爾所奉行的,也是符合光明理教教義的政策。所以販奴是絕對禁止的!

而且由於桑給巴爾的光明國是光明理教唯一的直轄領地(巴庫是蒙古國的領土,不屬於聖女),所以光明理教對光明國的治理非常用心。

在曆代聖女和“代理聖女”的苦心經營下,光明國(又名桑給巴爾國)成為了非洲除埃及之外,最為文明和進步的地區。

當然了,在這個光明國中占統治地位的,一直都是波斯血統的光明理教徒。黑人雖然占多數,但並沒有什麼政治權力,直到數百年後……

雖然這個時空的黑人逃脫了被販賣成為奴隸的悲慘命運,但是罪惡的奴隸製度卻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而且依舊出現在美洲大陸上!

因為美洲大陸遠離中原,人口增長緩慢,同時土地肥沃,資源又極為豐富,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進行開發。

在自由的勞動力極度不足的情況下,急於加快美洲東海岸開發的知新嶽州事耶律楚材,就想到了罪惡的奴隸貿易!

不過他並沒有將獲取奴隸的罪惡之手伸向馬裏和象牙諸州,而是伸向了遭受蒙古入侵,難民遍地,人命很不值錢的歐洲大陸。

無數的白奴,被罪惡的奴隸販子,一船一船的運往了美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