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海上星辰,滄海桑田(3)(1 / 3)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破壞了印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促進了印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印尼開始由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過渡。在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束縛下,印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代表新興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開始覺醒。

為給自身的發展掃清道路,他們起來宣揚民族主義,為開展獨立鬥爭製造輿論。1908年5月20日,第一個印尼民族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組織“崇知社”(亦稱“至善社”)在雅加達宣告成立。“崇知杜”的建立,是印尼民族獨立運動興起的一個重要標誌,後來印尼人民把它成立的日子定為“民族覺醒日”或“民族複興節”。1911年,民族資產階級在梭羅成立了“伊斯蘭商人聯盟”,同年又改名為“伊斯蘭聯盟”;1927年,在蘇加諾倡議下,另一個民族資產階級政黨——印尼民族民主聯盟正式成立,次年改名為“印尼民族黨”,明確提出了爭取獨立的鬥爭口號。

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在印尼民族資產階級覺醒的同時,印尼無產階級也登上了曆史舞台。1920年,印尼無產階級的政黨——印尼共產黨在中瓜哇的三寶壟成立。1926年,印尼共產黨領導爪哇人民發動了反抗荷蘭殖民者的武裝大起義,但遭到了殘酷鎮壓。起義雖然失敗了,卻進一步喚醒了印尼大眾尤其是知識青年的民族獨立意識。

1942年,日本帝國主義進攻爪哇,荷蘭殖民者不戰而退,印尼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國主義占領印尼後,開始對印尼人民實行法西斯統治。在進行瘋狂掠奪的同時,解散了一切政黨和群眾團體,大批屠殺進步人士,並強征大量印尼人參加“衛國軍”、“兵補”、“先鋒隊”等軍事、半軍事組織,或到國外服勞役。在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下,印尼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1945年春,太平洋戰爭局勢急轉直下,日本的失敗已成定局。當年8月,雅加達各地下抗日青年小組領導人在雅加達召開秘密會議,會上做出了立即宣布印尼獨立的決議,並派代表在當晚與蘇加諾、哈達等人會晤,蘇加諾同意他們的決議並簽署了獨立宣言。8月17日,蘇加諾代表印尼人民在其雅加達的寓所前宣讀了獨立宣言,向全國和全世界宣告了印尼的獨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成立後,英、荷、美等國曾千方百計想把印尼民族解放運動鎮壓下去,將這個年輕的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之中,印尼政府曾被迫同荷蘭簽訂協定,與荷蘭組成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承認荷蘭女皇為國家元首。1950年8月,印尼正式宣布成立統一的印尼共和國。1954年8月,印尼阿裏政府宣布脫離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

1963年,印尼政府通過武力從荷蘭手中收複了西伊裏安的主權,從此,印尼徹底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統一。

2.細數風流人物

在印度尼西亞悠久而燦爛的曆史上,優秀的印尼兒女為印尼書寫了動人的曆史篇章,他們奮鬥的一生也都是印尼曆史長冊中閃閃發光的一章。

加查·瑪達,其名含有“聰明的或博學的象”之意,是麻喏巴歇王朝中期功績顯赫的宰相和軍事司令,印尼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出任宰相期間(1331-1364年),正是麻喏巴歇王朝的鼎盛時期,他為王朝的繁榮富強作出了重大貢獻。

加查·瑪達早年擔任皇宮警衛隊長,後因鎮壓宮廷政變、平定奴隸叛亂有功,被提升為宰相。從此他獨攬軍政大權,對內進行了一係列政治、經濟與軍事的改革與整頓,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重視文化藝術的發展,修建了著名的新柯沙裏廟,收集整理了大量曆史文獻,對印尼經濟、文化、航海、建築等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光輝業績。對外,他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加強與亞洲大陸國家尤其是中國的通商往來,活躍國內經濟,增加國庫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同時推行強權政治,征服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鄰國,使麻喏巴歇的版圖擴大到現今印尼西部大部分地區及馬來半島,為後來印尼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加查·瑪達病死於1364年。死後被神化,受到崇拜。他不僅青史留名,而且常常出現在印尼的現實生活中。在爪哇和巴厘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關於他的神話故事,把他描繪成魔力非凡的神仙。在巴厘人的傳說中,他誕生在阿貢火山附近,是從椰殼裏脫胎而出的毗濕奴神的化身。爪哇人則相信他是在雷電中從山石間迸出的仙人,一出世便能為世人布善除惡。據傳說,加查·瑪達相貌非凡,其眉宇間長著常人沒有的第三隻眼,無論是在麻喏巴歇時代還是當代,有關加查·瑪達的麵具和頭像都具有這一特征。現今,有些古物收藏家把他的遺物視作聖物,瞻仰前必須舉行特別的儀式。大多數人則把他的雕像、畫像供奉在聖壇上,定期為他獻花和上供,求他賜福除邪。此外,在雅加達等許多城市還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在井裏汶有用他名字命名的指揮艦。在日惹,第一所印度尼西亞大學,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加查·瑪達大學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