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走吧,去越南(1)(3 / 3)

2.港口城市——海防

海防是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越南進行國際經濟交往的重要口岸,位於紅河三角洲上,北與廣寧省交界,東臨北部灣,西距河內104千米。

海防擁有著名的塗山度假區、平坦舒適的海灘、日夜沸騰的國際賭場以及為旅遊業創造良好條件的一係列設施,如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線,二三星級設置齊全、服務熱情的賓館係統,富有民族風味的餐廳,攤販堆滿貨物的市場……

19世紀末,阮氏朝廷曾派人來這裏修建碼頭,設立同外國船隻進行貿易的商館,同時設立起兵站,執行“海邊防守”的任務,因此人們簡稱其為“海防”,這也就是海防市名稱的由來。

法占期間,海防是一個商港,也是從中國昆明至河內的鐵路運輸終點站,後來發展成為工業中心。城市沿著京泰河右岸向兩頭伸展。

地勢險要,為越南的軍事要地和海上門戶。1970年抗美救國戰爭中,美國製造了“北部灣事件”,對海防市進行了多番狂轟濫炸,妄圖毀滅海防港,切斷從海防對抗美救國各戰場的支援。海防市軍民頑強戰鬥,先後共擊落美國飛機317架,其中包括B-52型飛機5架,擊沉或重創美國軍艦8艘,並且排除水雷,保護海港,粉碎了敵人的封鎖陰謀,為全國抗美救國鬥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海防市區沿京泰河左岸向兩頭延伸,除了陸地部分外,還包括一部分海島,麵積1503平方千米。海防市市區轄鴻龐、黎真、吳權3個郡,郊區包括吉海、安海、水源、永寶、先浪、建安、塗山7個縣,人口142萬,市區人口約30萬。如今,發展中的海防依然保持著原先美麗的風貌。

海防的許多中外聯營的工業區帶動海防經濟迅速發展,工業有水泥、機械、造船、化工、搪瓷、碾米、罐頭、玻璃等。海防還是紅河三角洲稻米的重要集散地。港口水深3米至15米,可停泊萬噸級海輪。

海防的內河、鐵路和公路交通都十分方便,內河可與紅河三角洲上的各城市相通,海路可直達胡誌明市,沿五號一級公路西行,約一個小時就可抵達河內。

海防地處紅河三角洲平原,又位於出海口,地形平坦,盡管氣候炎熱潮濕,但與越南其他地方相比,還是比較涼爽。夏季和秋季常刮東南風,特別是10月份常刮大風。海防市的陸地部分主要為平原,其中大部分為良田,小部分為鹽堿地。所轄的海島最大的為吉婆島,島上大部分為石山。

吉婆島距海防20千米,有輪渡過海,退潮時可涉水而過,屬吉海縣轄區,島上居民主要從事漁業。吉婆島的森林盛產名貴木材和珍稀動物,如白格木、乳香木、白頭葉猴、金絲猴,附近海域盛產墨魚、海蝦、鮑魚、海參、魷魚、沙丁魚、俄清等。

距吉婆鎮5千米的山上,有個名為“中莊”的山洞,橫穿石山,洞中有新石器時代的遺跡。

距市區20千米的塗山半島,是越南北方的避暑勝地。這裏一片海濱風光,景色優美,一般到海防旅遊的客人都要到塗山一遊。在塗山半島海邊的一座山頭上,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建有避暑行宮,如今稱為“萬花賓館”。一位美籍華人於1993年投資在萬花賓館建了一個大型賭場,如今這裏是越南唯一一座賭場,是由澳門賭業公司投資興建、華人全麵管理的大型娛樂場所,即海防國際賭場,集各種娛樂設施於一體,麵積20餘平方千米,隻對外國人開放。

塗山半島分成三個區,其中一、二區海水混濁,含鹽量高;三區海水潔淨,沙灘細軟,風平浪靜,是理想的海濱浴場。在塗山一帶,越南中央各部門建有不少療養所,如今大部分都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來到海防,遊客不但能欣賞海邊城市的秀麗景色,還能體驗港市的濃厚人情。海防市購物的主要去處有鐵市場,這是一個老市場,當年因主要經營鐵器而得名。

3.中部大港——峴港

峴港與順化在曆史上有某種關係,這兩個名字和戰爭聯係在一起。

峴港是美軍登陸越南的第一個港口,越戰期間,這裏是美軍的作戰基地。1975年4月,北越發起了“春季攻勢”,其中就包括順化-峴港戰役。這種關係也許是出於地理上的接近,海雲嶺是它們的天然分界線,峴港靠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