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產業鏈條四麵出擊———供應鏈金融(2)(1 / 2)

2001年下半年,深圳發展銀行在廣州和佛山兩家分行開始試點存活融資業務(全稱為“動產及貨權質押授信業務”),年底授信餘額即達到20億元人民幣。利用特定化質押下的分次贖貨模式,並配合銀行承兌彙票的運用,結算和保證金存款合計超過了20億元。之後,從試點到全係統推廣,從自償性貿易融資、“1+N”供應鏈融資,到係統提煉供應鏈金融服務,該行於2006年在國內銀行業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品牌,迄今累計授信出賬超過8000億元。供應鏈金融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風險控製效果,自然吸引了許多銀行介入。深發展、招商銀行最早開始這方麵的信貸製度、風險管理及產品創新。隨後,圍繞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迫切的融資需求,國內多家商業銀行開始效仿發展“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物流融資”等名異實同的類似服務。時至今日,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大部分商業銀行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2008年下半年開始,嚴峻的經濟形勢帶來企業經營環境及業績的不斷惡化,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我國,商業銀行都在實行信貸緊縮,但供應鏈金融在這一背景下卻呈現出逆勢而上的態勢。根據2009年一季報數據,六家上市銀行(工行、交行、招行、興業、浦發和民生)一季度新增貼現4558.25億元,較上年底增長66.4%,充分顯示出中小企業對貿易融資的青睞及商業銀行對供應鏈結算和融資問題的重視。同時,隨著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的開展,渣打、彙豐等傳統貿易融資見長的商業銀行,也紛紛加入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競爭行列。

三、供應鏈金融案例:2007最佳商業模式:深發展供應鏈金融①

①2012年7月27日開始,原深發展銀行正式更名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銀行。

2006年,深發展在全國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整合資源,麵向產業供應鏈提供本外幣、離在岸一體化的全鏈條金融服務。貿易融資客戶和業務量均取得50%的增長,不良率繼續維持在1%以下。2006年12月初,深發展“供應鏈金融”獲得深圳市第二屆金融創新獎。

供應鏈金融是將產業上下遊的相關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來提供融資服務。這樣一來,供應鏈上相關的中小企業得到融資支持,快速成長,從而解決供應鏈上資金分配不平衡的問題,提升整個供應鏈甚至整個產業的競爭力。而打通了這條供應鏈的深發展銀行,也打開了自己的業務之門,甚至由此“獨霸”該鏈條上所有相關企業的金融業務。目前,深發展已經在能源、鋼材、汽車、糧食等一係列核心企業和產業鏈條明確的行業中成功推行了“供應鏈金融”。

2007年,深發展獨創的“供應鏈金融”獲得了主流的認可和追捧。2007國際金融資本高峰論壇將“國際金融產品創新卓越表現大獎”頒給深發展的“供應鏈金融”,它也因此成為唯一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內地企業。而曾經高高在上的四大國有銀行,民生、招商等知名股份製銀行,甚至外資銀行都紛紛加入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爭奪戰中來。有數據顯示,從2006年正式整合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後,深發展貿易融資客戶和業務量均取得50%的增長,全年累計融資近3000億,而整體不良率僅為0.4%。

為何一個銀行的模式創新會吸引如此多的關注與學習,供應鏈金融到底有何獨特的魅力?

(一)案例介紹

“銀行追著大企業跑,小企業追著銀行跑”,這就是中國銀行業的現狀。越需要錢的越貸不到款,小企業貸款難已成了老生常談,重慶永安配件公司就是這樣一家貸不到款的小企業。重慶永安配件廠專為本市知名摩托車企業飛翔摩托生產零配件。最近,它剛完成基礎生產線的建設,產能得到提高。由於飛翔摩托車出口量大增,已經和永安簽下了長單供貨合同。然而,基礎建設已將永安廠的流動資金消耗殆盡,該廠急需原料款完成訂單,否則就可能破產。於是,該廠經理黃永安希望能申請到一筆中長期貸款。黃永安將所有資信材料備齊,分別向幾家大銀行申請貸款。然而黃永安被這幾家銀行先後拒之門外。銀行的考慮是:永安配件廠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擔保措施,信用不足。單筆貸款金額小,筆數卻多,貸款風險較大,收益較低。這類中小企業還普遍有偷漏稅的行為。貸款得不償失。

最後,朋友建議他去深圳發展銀行試試。深發展的工作人員則關心另一些問題:永安廠上遊是什麼企業?實力是否雄厚?永安廠下遊是什麼企業,實力如何?永安廠的產品銷售情況如何,一年訂單有多少?

深發展的考慮是:永安廠的困難在於它上的上下遊都是強勢企業———上遊的豐鋼要求先款後貨,下遊的飛翔摩托要求先貨後款,擠占了永安廠有限的流動資金。但永安廠也有優勢,訂單充足,產能較高。其上下遊企業雖然要求苛刻,卻資本雄厚,信用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