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左宗棠所撰甘肅貢院至公堂門聯雲:
共賞萬餘卷奇文,遠擷紫芝,近搴朱草;
重尋五十年舊事,一攀丹桂,三趁黃槐。
此聯表達了左宗棠要求認真批閱試卷,為國家挑選有用之才,不使之埋沒的思想,又回顧了他坎坷不平的科舉之路,勉勵蘭州學子要奮力進取。這一對聯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左宗棠致力於為國求才的政治抱負和當時的思想感情。
印來明月一潭,青靄冥冥,此地上通星宿海;
傍著大河九曲,黃流滾滾,出門如見浙江潮。
這是清代楊昌浚為蓮蕩池(小西湖)所撰門聯。楊昌浚字石泉,湖南湘陰人,與左宗棠為布衣交,曾隨左宗棠鎮壓浙江太平軍,升任為浙江巡撫,坐事去官。後起任,繼左宗棠任陝甘總督。著有《平浙紀略》、《平定關隴紀略》。此聯為其用江南造園手法,仿杭州西湖造景重修蓮蕩池並命名“小西湖”時所撰,聯寫蓮蕩池的美景,令人神往,同時表達了他思念故地的心情。有詩人的想象力,才能化優美為神奇,這幅楹聯似乎已經把蓮蕩池之美說到家了。
清代道光年間甘肅布政使梁章钜為五泉山寺僧撰贈的楹聯雲:
佛地本無邊,看排闥層層,紫煙千峰平檻立;
清泉不能濁,笑出山滾滾,黃河九曲抱城來。
以楹聯這一文學形式,言簡意賅地描寫了五泉山水繞禪林的優美景色,以及登上五泉山極目遠眺,整個蘭州城紫塞千峰,黃流滾滾,城池南峙,大河北環的雄偉氣勢。這一聯把蘭州依山傍河的地理特點,蘭州城四周層巒疊嶂,滾滾黃河遠出雲天,近壓碧野,傍城而過的雄偉氣勢寫得淋漓盡致。
千古文章功參麟筆;
兩朝開濟慶洽犧爻。
這是左宗棠六十四歲壽時,吳可讀的贈聯。上聯盛讚左氏的道德文章,可列名於曆史典籍;下聯借用杜甫《蜀相》中“兩朝開濟老臣心”句意,讚頌左宗棠曆經鹹豐、同治兩朝,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並在聯中暗喻其功可與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正好與左氏平時愛自比諸葛亮相合。據說,左宗棠見此聯後,非常高興,並傳各司道官員共同欣賞,聲言“不可負此佳聯”。
吳可讀為伏羌石作蜀墓所撰寫的聯雲:
共仰孔門高,問顏曾七十之徒,何處最多佳士;
休言秦俗悍,自鄒魯三千而外,此間大有傳人。
這幅聯結合甘肅士子當時的心理狀態,以對聯的形式指出,不要以為甘肅地區隻是黃沙漠漠的古戰場,隻能出一些手持鐵板銅琶,唱大江東去的赳赳武夫,因而產生自卑心態,不求上進;事實上,古代的甘肅地區是一個人文極盛的地區,華夏文化的根就在甘肅,孔門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其中七十二賢人中來自甘肅的就有石作蜀等三人。作者以此鼓勵諸生不要妄自菲薄,而要勤奮好學,積極上進,後來居上。
劉一明是個道士,他的對聯道學氣就十分濃烈。他所撰的興隆山自在窩聯:
老則無能,及早藏頭退步;
虛而有益,須當洗垢滌塵。
這一聯既是講修仙學道,又是講人生哲理。
1840年的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西方文化也隨著轟轟的炮聲,如洪水猛獸般地滾滾而來,中國麵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此時,蘭州士人也和全國各地士人一樣,產生了一種憂患和激憤心理,表現在對聯上,就是除繼續吟頌山川名勝外,憂國憂民、抒發救國情懷、勸喻國民奮起、學習西方長處以富國強兵等方麵的對聯多了。
吳可讀的蘭州鎮遠橋聯雲:
天險化康衢,直為海市樓中現不住法;
河壖開畫本,安得雲梯關外作如是觀。
清林則徐的金天觀繕性園聯雲:
跳蕩中原,萬派激湍流劍外;
蕭疏斜日,四山蒼翠落尊前。
清黃毓麟的五泉山賽樓聯雲:
碧天曾補,黃土偶摶,問從來何事非戲?一曲傳奇,作俑且休嘲優孟;綠水常流,青山自在,到此處幾人留名?千秋懷古,開場端合唱嫖姚。
清升允的明肅王府凝熙園拂雲樓聯雲:
砥柱溯中流,正持節河源,乘槎天上;
陽關歌一曲,看驅車絕塞,飲馬長城。
清李秀芳的甘肅貢院聯雲:
是輔世雄才,忠昭護國,義著分闈,化洽儒林,恩垂庶政,湘雨挾衡雲,直潤遍隴坡東西,天水南北;
誓安民壯誌,意切解懸,情殷濟困,籌抒閫閾,澤普閭閻,幹城綰玉塞,重新見臥龍策略,司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