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秦朝的軍隊為什麼不徹底消滅匈奴(1 / 2)

“主公這次遊曆,有值得回味的見聞嗎?”

“我拜見了秦軍大將蒙恬,雪中跪了一個時辰,差點死於北風之寒。感覺極其失望,國家給了這麼尊貴的地位,這麼豐厚的財貨,這個人還意氣消沉、厭怠軍務、專以牟利為念。”

“請主公拭目以待,大廈傾覆的時候,王侯將帥都不可指望。隻有蒙恬,會為秦國死節。”

灌嬰滿臉狐疑。

“蒙恬是貴族。真正的貴族,不是靠打仗、種田得到國家的封贈,不是一卷文書的任命,而是世代凝煉出的血脈。”總管道,“這個國家,如今誰都無法指望,隻有最危急的時刻,才知道,哪個是國家的赤子,民族的忠魂。一天到晚歌功頌德、高舉旗幟的東西,是不可指望的。倒反是吹毛求疵或沉默不語的人,危急關頭,會挺身而出,成為這個國家最後的底線、防線、戰線。”

灌嬰頻頻點頭。想了一會,接著道:“我隨同北狩的士兵、刑徒,跋涉千裏趕往陰山。一路上飽受饑寒之苦,逃亡不斷。人人皆有厭恨之心。”

“主公跪在蒙恬跟前,隻是個卑賤的商人。蒙恬卻不知道眼前這個卑微的人,可以扼住他的咽喉,令三十萬大軍頃刻間潰散。”總管眼中閃過一絲鋒利的光芒,見者膽寒。

灌嬰打了個寒顫,他太明白這個人通天徹地的本事了。

總管道:“秦人得到天下後,北進破解匈奴之患。運糧千裏,輜重難行,於是征發民夫,修築直道,從鹹陽直達九原郡。”

灌嬰道:“直道一通,運糧、調兵,快捷百倍,北軍得到補充,軍勢越來越強。”

總管走到一麵屏風前,伸手將上麵的山水畫撕開,露出隱藏的大幅地圖,揮拳砸在連接首都與邊防的黑線上道:“從哪裏得到,就從哪裏失去。擊破北軍的關鍵,正是直道。”

灌嬰側身看圖,凝神傾聽。

“為保證士卒、輜重及時運抵前方,秦律規定,失期,斬。”總管道,“秦軍設定的期限,是以直道的路程計算的。”

灌嬰道:“先生的意思是……”

總管道:“征發的士卒、糧草,隻有從直道這條捷徑走,才能按期到達。如果中途遇到險阻,比如,敵軍襲擾、大雨、山洪,駐防應變或轉道而行,都難免失期。”

總管道:“失期,隻有兩條路,要麼逃亡,要麼造反。”

灌嬰道:“造反的時機,還不夠成熟。秦軍強悍,何懼襲擾?當前似乎沒有對秦軍造成威脅的力量吧。”

總管道:“主公剛才說了,戍邊的人,飽受辛苦,人人知道北行凶險,十之八九回不來,憂懼之心彌漫全軍,都想著逃亡。如遇敵軍攻擊,不是正合其意……”

灌嬰胸中的疑惑,一下雲開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