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伍爾沃斯這種隻強調廉價,不強調顧客文化的經營策略遜色了許多。惠普成功之道也在於其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在高科技企業中,惠普是具有鮮明企業文化的公司,它的“惠普之道”廣受讚譽。幾十年來,尊重個人、為客戶和社區做貢獻、不折不扣的正直、團隊合作和創新這五大核心價值觀成為惠普公司的工作方式及待人接物的基礎。“惠普之道”是由惠普的企業價值、企業目標以及高效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方式,這三方麵共同組成,是惠普公司的核心理念。惠普企業價值及其對實現企業目標所做的承諾構成了公司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方式。
如今,傳統的管理方式諸如走動式管理、目標式管理及開放式管理依然存在,並且又增添了新的管理內容,如十步業務計劃法、全麵質量管理以及短期目標製定等。惠普的成功,其企業文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像惠普原總裁卡莉·菲奧莉娜所說:“惠普的精髓,就是我們的創造力、我們的核心價值以及行為準則的精神。”她認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不是技術而是公司文化,由此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企業文化的力量。還有,聯想能夠在眾多的電腦廠家脫穎而出,扛起中國電腦品牌的旗幟,與其具有良好的企業文化關係密切。聯想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把個人的追求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之中”。柳傳誌在解釋為什麼要提出“把個人的追求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之中”這個價值觀時,是這麼說的:“當時我們出來辦企業,就是想成就一番事業,把辦企業作為一個理想來實現。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我們也在思考,企業與個人有什麼關係?如何協調處理公司與員工的關係?等等。
這就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公司治理的問題,也就是要回答一個基本命題:公司是誰的公司?我們的答案是公司不但是股東的公司,而且是員工的公司。員工應該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公司的長遠發展之中,通過公司的迅速發展,從而體現員工個人的價值。”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聯想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要解決企業為誰而存在的問題,或者說是公司存在的價值,把公司看成是股東和員工的公司,將公司利益和員工的個人利益聯係在一起,將公司的前途和員工的個人發展緊綁在一起,是聯想集團能夠凝聚員工的根本理由。國家的富強靠品牌,品牌的樹立靠文化。按照國際上的計算方法,在企業文化中投入一美元,可產生227美元的效益;另外,美國通用電器每年僅在員工培訓這一項的投入就達十億美元。這些數據和事例都說明為企業文化建設投資是非常值得的。相比較而言,我國許多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麵滯後太多,最多就是喊口號,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誤區。可喜的是,最近國資委下發文件,要用三年的時間加速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而且要求大企業設立用於企業文化建設的專項資金,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社會各界人士能認識到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