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春風一度結珠胎(2 / 2)

銅山西崩,洛鍾東應。張居正一死,宮內的馮保變得勢單力孤,加上太後歸政已久,也不願問起朝政。宮裏的太監蠢蠢欲動,想把馮保扳下台去。於是總找機會在神宗麵前說馮保的壞話。神宗本來就對馮保很不滿意,一經挑撥,馬上猜疑起來。禦史江東之又率先參劾馮保和錦衣同知徐爵狼狽為奸。神宗便將徐爵下獄,定了死罪。言官李植看出皇上的意思,就列出馮保的十二大罪狀,統統是神宗平時敢怒不敢言的事情。此時,乾綱獨斷,沒人省製。於是神宗就貶馮保為南京奉禦,不準他逗留片刻,並令錦衣衛查抄家產,得來數萬巨資。隨後,江東之又參劾吏部尚書梁夢龍、工部尚書曾省吾、吏部侍郎王篆均為馮保的私黨,應當斥退。於是幾個人同時被免官。此外還牽扯了很多其他官員。

隻有刑部尚書嚴清與馮保毫無往來,因此得到神宗的器重,將他調任為吏部尚書,接替了梁夢龍的遺缺。嚴清量能授職,把從前的弊端盡行革除。可惜天不假年,在任僅僅半年,就得病還鄉,沒過多久便病逝了。薊鎮總兵戚繼光從前由張居正委任,每件事情都要和張居正商榷,這次也被調到廣東。戚繼光不免怏怏不樂,上任一年後,就告病回鄉,三年後病逝。戚繼光與兵部尚書譚綸、都督府僉事俞大猷都是當時的名將。譚綸死於萬曆五年,俞大猷死於萬曆八年,一個諡號襄敏,一個諡號武襄。戚繼光在萬曆十一年回鄉,萬曆十四年病逝,萬曆末年追加諡號武毅。戚繼光著有《練兵實紀》、《紀效新書》兩本書,所談論的兵法,至今仍然膾炙人口,被兵家奉為秘傳。

馮保得罪以後,新提拔起來的大臣又開始攻擊張居正。神宗索性奪去他的太師官銜,並將諡號一並奪去。大學士張四維見眾官對張居正積怨已深,就準備改弦易轍,以收服人心,因此上疏神宗請他召回吳中行、趙用賢、艾穆等人。神宗立即采納,朝政為之一變。後來,張四維逝世,朝旨追封太師,賜諡號文毅。申時行晉升為首輔後,又引薦禮部尚書許國兼任東閣大學士。許國和申時行是好友,二人同心辦事。可惜言路一開,台官競相上言,彼此針鋒相對。於是閣臣一幟,台官一幟,為了張居正的案子鬧得不可開交。

這時潞王翊鏐婚期將至,需要珠寶備辦彩禮,可皇宮中卻提供不出。太後召神宗前來,問他:“皇宮裏難道連這些珠寶都湊辦不齊嗎?”神宗說:“近幾年來,朝中大臣鮮廉寡恥,都把外地的貢品私自獻給馮、張兩家,所以天府的珠寶寥寥無幾。”太後說:“馮保家已經查抄,想必可以入庫了。”神宗說:“馮保陰險狡猾,早就將珍寶偷運到別處去了。名義上是查抄,其實所得有限。”太後感慨道:“馮保是個太監,可張居正身居首輔,居然也包藏禍心,真是人心難料!”神宗知道太後回心轉意,馬上命司禮監張誠等人南下荊州,去查抄張居正的家。張誠先給江陵守令寫信,命他速速查封,不要讓張家人逃匿。守令得信後,立即召集全班人馬,圍住張氏的府第。自己親自到府上,把他全家人口悉數查清,之後,統統趕入一個房間,讓衙役在室外守著。可憐張家的婦女竟然全部絕食,活活餓死了十幾個人。張誠到達之後,更加凶橫,翻箱倒櫃也沒找出什麼巨寶,就是金銀財寶也隻有很少的一點。張誠憤怒地說:“十年的宰相就攢下這麼點銀子?一定是藏在別的地方了!”於是召來張居正的長子禮部主事張敬修,逼他獻出。張敬修說隻有這麼多。張誠不信,竟然命人將張敬修的衣冠脫去,嚴刑拷打,並將張氏的親族一一傳訊。張敬修熬不住痛,尋了短見。親戚朋友沒有辦法,隻好各自傾盡家產,湊出一萬兩黃金,十萬兩白銀交了上去,張誠這才罷手。大學士申時行得知情況後,與六卿大臣聯名上疏,奏請從寬發落。刑部尚書潘季馴又奏稱張居正的母親年過八旬,朝不保夕,請皇上推恩,留下他母親的性命。神宗這才特許留下空宅一所,田地十頃,贍養張居正的母親;接著又削去張居正的官階,奪回璽書詔命,將他的子孫一律貶斥。張居易曾做過都指揮,張嗣修曾任編修,現在全部革職遠戍。一座巍巍然的師相門第,頓時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