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複審王大臣的時候,王大臣就一口咬定是高拱派來的。馮保也不細問,便讓辛儒送他回去,並給了王大臣蟒衣一件,刀劍兩柄,告訴他如果再次審訊,就說這是高拱所贈。王大臣唯唯聽命。馮保就將偽證呈給皇上,並說內監陳洪也有勾結的情形,已經逮捕入獄。張居正也上疏請求詰問主使。兩路夾攻,鬧得滿朝皆知,人言鼎沸。
張居正聽說外麵的人議論紛紛,心中忐忑不安,就去問吏部尚書楊博。楊博正色說道:“這件事情節離奇,稍有不慎就會興起大獄。皇上初登大寶,秉性聰明,您是首輔,應該引導皇上寬厚仁慈。況且高公雖然剛愎自用,但斷然不會謀逆。皇天在上,怎麼能無故誣陷他人?”張居正被他說得羞愧,不由得紅了臉,勉強答了一兩句,就回家了。這時,大理寺少卿李幼孜前來拜見。李幼孜與張居正是同鄉,張居正當然願意接見。李幼孜拄著拐杖進去,張居正問他:“足下拄著拐杖前來,想必身體不好。”李幼孜不等他說完,就接著他的話說道:“我抱病而來,還不是為了那樁逆案。您要是不去為高相國辯白,將來恐怕會名汙青史啊!”張居正敷衍了好久,李幼孜才起身離開。
隨後,左都禦史葛守禮和尚書楊博一同來到張居正家。張居正見二人前來,就開口說道:“東廠的供詞已經寫好,等同謀、主犯到齊之後,就可以上奏皇上請他處置了。”楊博說:“願相公主持正義,保全朝廷元氣。東廠中的人哪個有良心?倘若株連眾多,後果不堪設想啊。”張居正不勝其煩,憤憤說道:“你們都以為我甘心讓高公受屈嗎?東廠的奏折都在,你們可以拿去看一看!”說完,反身進去,取出奏折扔到二人麵前,說:“你們自己看看和我有沒有關係!”楊博拿過奏折,從頭細瞧,隻見帖子裏有:“大臣所供,曆曆有據。”兩句話,其中“曆曆有據”四個字,是另外加進去的,正是張居正的手筆。楊博當時不便明說,就哧地一笑,將揭帖放入袖中。張居正見他笑了一下,忽然想起塗改過四個字,隻好支吾著說:“東廠中的人不明白事理,所以替他們換了幾個字。如果這件事情可以挽回的話,一定盡力挽回。”二人齊聲說道:“這最好不過了,造福天下,留名青史,在此一舉!”說完,拱手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