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山西妖人呂鎮明曾借著白蓮妖術,圖謀不軌,事情敗露後被誅殺。餘黨趙全、李自馨、劉四、趙龍等人逃到俺答那裏,駐紮在古豐州。俺答於是托詞進兵中原,引趙全等人入見。趙全等人欣然前來,不料一入大營就被伏兵擒獲,接著被押送至大同,隻落得身首分離的下場。
隻是放回漢那吉的詔旨傳下去之後,漢那吉依依不舍,不想出發。王崇古就對他說:“你與祖父、祖母是血脈親情。既然你的祖父誠心要你回去,你就盡管前去。如果他還敢虐待你,我就發兵十萬,替你問罪。我朝恩威及遠,現在正與你的祖父議和。將來還要和你的國家互相通貢,往來不絕,到時候你也可以順便來玩,何必怏怏不快呢?”漢那吉聽了這話,不由得雙膝跪下,邊哭邊說:“天朝如此待我,總帥如此待我,我發誓永不相負。”王崇古親自將他扶起,賜酒餞行。酒闌席散後,漢那吉才帶著妻子一同回去。阿力哥也跟著回去了。俺答見了把漢那吉,倒也沒有責備,依然如常相待。不過仍然霸占著三娘子,不肯歸還。俺答隻是派人報告朝廷,發誓永不犯邊。穆宗封俺答為順義王,將他所在的城池取名為歸化城。俺答的弟弟昆都力以及兒子辛愛等人都被封為都督同知等官,把漢那吉被封為昭勇將軍。後來河套地區各個部落,也要求歸附,明廷一視同仁,分別授予官職。於是西陲安定下來,幾十年沒有動過兵甲。
穆宗在位六年,一切政令都非常簡潔。宮廷內外跟著一起節儉,每年省下來的費用有幾萬兩銀子。隻是輔政大臣互相傾軋,門戶漸開。高拱和張居正起初還是莫逆之交,彼此同心同德,後來漸漸有了隔閡。高拱舉薦禮部尚書高儀入閣辦事,無非是想培植黨羽,排擠張居正。隆慶六年閏三月,穆宗忽然病倒。兩個月後,覺得身體好轉,就上殿臨朝。不料剛剛登上禦座,就覺得頭暈目眩,眼前發黑。幸好兩旁有侍衛左右攙扶,將他送回後宮。
穆宗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間了,就將高拱、張居正找來,囑咐後事。二人走到床前,穆宗隻握著高拱的右手,說了很多話。張居正在一旁跪著,他連正眼都沒有看一下。當晚,二人就住在乾清門。穆宗半夜病情加重,再次任高拱、張居正以及高儀為顧命大臣,接著便駕崩了,享年三十六歲。
隆慶二年,穆宗曾立李貴妃的兒子翊鈞為太子。翊鈞自幼聰慧過人。六歲的時候,見穆宗在宮中騎馬,他就上前勸阻說:“父皇為天下之主,卻騎馬馳騁,倘若有什麼閃失,怎麼辦?”穆宗看他伶俐過人,就將他立為太子。陳皇後住在別的宮裏,太子跟著貴妃前去問候起居,每天早晨都要去,很得皇後歡心。太子即位的時候,剛剛十歲,後來廟號神宗。神宗即位,命以下一年為萬曆元年。
那時候有個叫馮保的太監,在宮中侍奉已久,很有權力。這次本來應該輪他做司禮監,偏偏高拱舉薦陳洪和孟衝,馮保於是心生怨恨。正巧張居正和他交往密切。穆宗病重時,張居正處理的十幾件事,都用密書通知馮保。穆宗駕崩後,馮保假傳遺詔,自稱與內閣大臣等人一同顧命。後來神宗登基,百官朝賀,馮保竟然站在禦座旁邊,昂然自得,令滿朝文武驚愕不已。之後,馮保奉旨掌管司禮監,又總督東廠事務,權力越來越大。高拱上疏參劾馮保,馮保聽說後擔心極了,馬上趕到李貴妃的宮裏,拚命磕頭。李貴妃問了他四五次,他才流著淚說:“奴才被高閣老陷害,就要被貶斥了。高閣老不想讓奴才掌司禮監,所以唆使言官陷害奴才。奴才死不足惜,隻是奴才是奉皇上特旨才掌管司禮監的,高閣老怎麼能擅自變更?奴才不能侍奉太後和皇上,所以才在這裏哭泣。還請太後做主,保全奴才的小命!”說到這裏,又連磕了幾個響頭。李貴妃生氣道:“高拱雖然是先皇的輔臣,究竟是個臣子,怎麼這麼專橫?”馮保又說:“高拱專橫跋扈,滿朝皆知,隻因他勢力很大,所以眾臣才不敢奏劾,還請太後留意!”李貴妃點頭道:“你退下去吧,我自有辦法。”馮保含淚而去。第二天,群臣入宮靜聽兩宮特旨,高拱欣然而入,滿以為一定會把馮保扳下去。誰知那詔旨中,並不是貶斥馮太監,而是貶斥他高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