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在南京風花雪月地過了半年,沒有還京的音信。江彬作威作福,成國公朱輔因為觸怒了他,被罰長跪軍門。魏國公徐鵬舉是徐達七世孫,邀請江彬赴宴的時候,不開中門,也不在中堂設座,頓時惹怒了江彬,大聲詢問原因。徐鵬舉拱手說道:“從前高皇帝曾經巡幸私府,入中門,坐中堂,此後便將中門封閉,中堂也形同虛設,沒人再敢用。如今將軍光臨怎敢怠慢?但如果破了故例,就是大逆不道,恐怕將軍也不願承受啊。”江彬聽了這話,明知道是徐鵬舉有心為難,但是他將“高皇帝”三字抬壓出來,誰能抵抗得過?隻好變嗔為喜,自認無知,勉勉強強喝了幾杯,起身離去。諸位大臣一再請求,又聽說宸濠在獄中有謀變的消息,武宗這才起程北歸。
當晚,武宗親自祭祀龍江,舉行起程儀式。第二天來到瓜州地界,正碰上大雨,一行人暫時躲到百姓家裏避雨。等到雨過天晴,才從瓜州渡江,臨幸金山。武宗遙望長江一帶,氣象萬千,覺得非常快慰。隔了一天,武宗登舟南渡,駕臨前大學士楊一清的私府,君臣飲酒賦詩,又流連了兩三天,才向揚州進發。到了寶應地界,一汪大湖映入眼簾。這湖名叫泛光湖,武宗看見湖光如鏡,遊魚可數,不禁大喜:“好一個捕魚的佳處。”於是下令停船。揚州知府蔣瑤前來接駕,武宗就讓他備好漁網等物。蔣瑤不敢怠慢,馬上照辦。武宗命太監、侍從等人在湖心撒網,得魚多的有賞,得魚少的則罰。大家劃著船,分頭下網,武宗開艙坐觀,看見三三兩兩的人正撒網捕魚,不禁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約莫過了半天,各艘小船搖蕩過來,紛紛獻魚。武宗按照多寡頒了賞賜,這才下令停止捕魚。後來看見進獻的魚中,有一條魚長約數尺,暴睛巨口,與眾不同,便隨口說道:“這魚又大又怪,值五百黃金。”江彬正恨蔣瑤沒有按照慣例,給他些好處,便啟奏說:“泛光湖得來的巨魚,應該賣給當地。”武宗準奏,便將巨魚送給蔣瑤,讓他回去取錢。過了一會兒,蔣瑤氣喘籲籲地跑來見駕,叩頭之後,從懷裏取出些簪子、耳環等東西,雙手呈上:“臣奉命守郡,不敢私動庫銀,搜集臣家中所有,隻有賤內佩戴的首飾還可以充作銀錢,此外實在沒有別的東西了,還望陛下恕罪。”武宗笑著說:“朕要這些東西做什麼,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你帶來的東西,還是賞給你的妻子吧!”蔣瑤叩謝。武宗問:“聽說此地有一種瓊花,這花究竟是什麼樣子?”蔣瑤叩頭說:“從前隋煬帝時曾到這裏賞玩瓊花,等到宋室南渡,這花憔悴而死,如今已經絕種了。”武宗怏怏不快:“既然沒有瓊花,可有什麼其他土產嗎?”蔣瑤說:“揚州雖然繁華,土產卻是有限。”武宗說:“苧麻白布不是揚州的特產嗎?”蔣瑤不敢多說,隻好叩頭:“臣領命了。”蔣瑤退下後,馬上命人籌辦五百匹細布奉作貢物,武宗這才下旨開船。
武宗從揚州來到清江浦,重新臨幸太監張陽家。設宴張燈,征歌選美,君臣同樂。三天之後,武宗問張陽:“朕路過泛光湖的時候,看人撒網捕魚,非常快意。清江浦是著名的水鄉,想必也有湖沼可以捕魚。”張陽答:“此地有個積水池,彙集了各路的河流、小溪,水非常深,魚兒也有很多,或許可以撒網呢。”武宗高興地說:“你先去預備漁網,朕決定明日觀漁。”張陽領旨而去。
第二天,武宗帶著侍從來到積水池邊,隻見層巒疊嶂環抱著一汪清水,洞壑清幽,別有一番雅致。武宗就和張陽說:“這池子占地不多,卻很幽靜,但是要想捕魚,卻不能駕駛大船,隻能用小漁舟。”張陽說:“池裏本來就有小舟,可以取來用用。”武宗問:“在哪裏?”張陽慌忙答道:“都停泊在蘆葦叢中了。”武宗馬上令侍從各自駕著小舟,四處撒網捕魚。武宗看了一會兒,興致突發,也想改乘漁船,親自捕魚。張陽說:“聖上不便親犯波濤。”武宗說:“怕什麼?”於是仗著威儀,跳上小船,身旁的四名太監也隨著下船。兩個太監劃槳,兩個太監布網,漸漸地蕩入中間。那水中正好有一尾白魚,銀鱗閃閃,爍爍生光,武宗說:“這魚生得這麼可愛,怎麼不把它捕了?”兩個太監領命張網,偏偏這魚兒刁鑽得很,不肯投網。漁網到東,它就遊到西;漁網到西,它又返了回來,網來網去,總是網不到。武宗非常懊惱,竟然從船裏取出漁叉,親自試投。不防用力太猛,船身一側,隻聽“撲通,撲通”幾聲,皇帝、太監一同跌到水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