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共進午餐的要訣(4)(2 / 3)

巴菲特承認自己仍然有很多行業不懂,但是他並不會為此而沮喪。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那就是堅決不將錢投給自己不懂的公司。那麼在巴菲特看來,怎麼樣才算對一個公司真正的懂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菲特是怎麼做的。

一次,巴菲特參加一個會議,他遇到了一個保險行業的專家,這個專家在保險行業內相當有名氣,甚至是這方麵的權威。兩個人相互說了一些對保險行業的看法,這位專家在聽了巴菲特的觀點後,發出了這樣的驚歎:“我沒有想到,這個天才投資人竟然比我更加了解保險行業。”

巴菲特就是這樣,他既然要投資一隻股票,那他就一定會弄明白這家企業的一切。有一次巴菲特準備收購一家公司,他約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到他辦公室聊天,結果這次聊天讓這位經理感到無比羞愧因為他發現巴菲特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公司。

巴菲特常說:“我會讓自己沉浸於想象之中:如果我剛剛繼承了這家公司,而且它將是我們家庭永遠持有的唯一財產,那麼,我將如何管理這家公司?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的影響?我需要擔心什麼?誰是我的競爭對手?誰是我的客戶?我將走出辦公室與客戶談話。我從這些談話中會發現,我這家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具有什麼樣的優勢與劣勢?如果你進行了這樣的分析,你可能會比管理層更深刻了解這家公司。”

巴菲特在購買斯圖德貝克公司之前,曾多次詢問該公司的產量,但是該公司卻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推脫了。巴菲特沒有放棄,他想了一個辦法。他每天早上都去這家公司附近的火車站,從8點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他去這裏的目的是為了數清楚一共來了多少油罐車。因為斯圖德貝克公司生產汽油添加劑的原料都是油罐車從外麵運過來的,隻要數一數來了多少趟油罐車,就能估算出來這家公司用掉了多少原料,從而進一步推斷出這家公司產量是多少,再一算銷售價格,就可以推斷出這家公司銷售收入是多少。

巴菲特在這裏一呆就是大半個月,這半個月裏他發現來這裏的火車越來越多,於是他意識到這家公司的產量正在增長,於是他大量的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結果大賺一筆。

為了弄懂自己投資的公司,巴菲特還做了很多閱讀工作。他一直保持著閱讀公司年報的愛好。在他的辦公室裏沒有股票行情機,但檔案室裏有188個抽屜裏裝滿了上市公司年報。他的閱讀量更是一個天文數字,曾經有媒體采訪統計,認為巴菲特的大腦裏儲存著美國270000家上市公司幾十年來數量令人難以置信的上市公司年報信息,而且他不斷輸入這些公司最新公布的年報信息。

經營牛排的風險

沒有生意能夠做到穩賺不賠,“史密斯與沃倫斯基”牛排店的老板在開業之初早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機會和風險是並存的,如果隻考慮風險,而不慎重的考慮麵前的機遇,那“史密斯與沃倫斯基”牛排店永遠也不會成為華爾街最受歡迎的餐館之一。

投資本身就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所以當你在進入資本市場時,首先要讓自己明白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市場,這裏並沒有坐收漁翁之利的好事情,要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來麵的即將到來的困境,隻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人。

身為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傳授給巴菲特的最重要的條經驗就是:時刻保持謹慎,做到永遠不會虧損;二是在選股原則上,要股價明顯低於價值的時候投資才能遠離股價大跌的懸崖;三是在安全程度上,安全邊際一定要足夠大,才能夠保證絕對安全。

在一場拳擊比賽中,最開始兩個對手都會彼此之間相互試探,躲閃,他們都在等待著對方出擊,因為主動進攻往往意味著一定的風險,所以他們都在等待對方出現大的漏洞,然後一擊製勝。

巴菲特的工作就如同一隻捕獵的雄獅,當一群野牛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這對他來說是充滿風險的,因為龐大的野牛會用他們的鐵蹄將它狠狠的踩踏,所以他選擇就地臥倒,觀望,直到發現一頭野牛犯下愚蠢的重大錯誤,離開牛群。這個時候,他才會一躍而起,將這個獵物收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