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探視住院病人
公司的客人、員工生病或親友患病住院,均應前去探視,並帶上禮品。目前探視病人的禮品也不斷地從“講實惠”到“重情調”。以往送營養品、保健品,如今變為用多種水果包裝起來的果籃、一束束鮮花等。
11.遭受不測事件
世上難有一帆風順之事,一個家庭或組織遇上不測事件之時,及時地送上一份禮物表示關心,更能體現送禮者的情誼。比如,對方遇上火災、地震等災難,馬上去函或去電表示慰問,也可送上錢款相助。
接受和拒收禮物的禮儀
我們往往在給別人送禮的時候煞費心機,可是在接受或拒絕禮物的時候卻沒有想過或注意那麼多禮儀,但是,接受禮物和拒絕禮物的方式不當,也會讓我們和送禮者處境尷尬。因此,應該了解一些接受和拒絕禮物的基本的方式和禮儀。
1.接受禮物禮儀
在日本、新加坡、韓國、中國和馬來西亞,收禮人不當著送禮人的麵打開禮物。他們不急於打開禮物,表明他們重視的是送禮這一行動,而不是禮品本身。相反,在西方卻為了表示尊敬,當著送禮人的麵將禮物打開。
首先,表示感謝。我們在接受禮品的時候千萬別忘記說聲“謝謝”,這是送禮人最期待的一個回答。隻要有你這一聲謝謝,就可以讓對方如釋重負,因為他在從選擇禮品到走到你的麵前遞給你禮物這一段時間,心情都是忐忑不安的,不知道你對他的禮物喜歡不喜歡,高興不高興,不要把謝謝二字忘掉了,光顧著欣賞禮物本身,而忘記了感謝對方的一片心意。有時雖然我們當時謝了對方,過後還要打個電話,或是寫封感謝信。因為這是你對對方禮物珍重的表現。有的人在收到禮品時順手就丟在一邊,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如果你和歐美人打交道,收到禮品後先感謝對方,打開包裝是很合適的,欣賞一下裏麵是什麼禮物,然後再表示感謝。任何禮物,不論他的價值大小,都應如此表現。
其次,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愉快。不管你喜歡與否,滿意與否,都應該露出高興的神情,因為這是對對方的尊重。我們經常說“禮輕情誼重”,不管禮品是價值大小,還是你喜不喜歡,都是對方的一片心意,假使你不喜歡,也不要當麵表現出來,在送禮人走後,你可以將禮物放起來。
最後,重視別人送的禮物。不要拿別人的禮物開玩笑,這是你的素養的體現,如果你這樣做的話,既不會再得到別人的送禮也不會得到當時在場人的尊重。
2.拒收禮物禮儀
有時候有必要拒收禮品,可以有禮貌地婉轉地拒絕或將禮品退回。原因可能是由於禮品的價格超過了公司規定的限度,或者是由於你不便接受那個禮物。當你不準備要禮品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在24小時之內迅速作出反應。
二,如果送禮人是善意的,向他解釋一下將禮品退回的原因(如公司政策),並對他表示感謝。
三,如果送禮人不懷好意(性暗示、隱含附加條件),則隻需告訴他禮品不合適。為了以後少一點麻煩,可以把退還禮品時寫的信複印一份,保存起來,並注明退還禮品的日期以及退還方式。
贈送禮品的禁忌
在選擇、準備禮品時,應當自覺、主動地避開對方受禮的禁忌。比如以下的幾種:
1.違法、犯規禮品。
比如國家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即使關係再特殊,我們也不要贈送任何禮品。送外國友人禮品的時候,還要考慮到不違犯對方所在國家的現行法律等。
2.壞俗禮品。
挑選禮品的時候,特別是在為交往不深的對象或外地區人士、外國人挑選時,應當有意識地使贈品不與對方所在地的風俗習慣相矛盾,相抵觸。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決避免把對方認為屬於傷風敗俗的物品作為禮品相贈。我國的大部分地區,老年人忌諱發音為“終”的鍾,戀人們反感發音為“散”、“離”的傘和梨。在阿拉伯地區,嚴禁飲酒,當然酒類禮品也就不受歡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