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商務送禮禮儀(1)(1 / 3)

為什麼在商務活動中要送禮品?根據一項調查,最主要的原因是表示對他人的讚賞(61%),處於第二位的原因是通過良好的祝願以發展業務關係(54%)。被調查者中有一半在節日送禮,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在特殊的場合送禮。越來越多的公司認識到,在商務活動中送禮,不僅是拉關係、做廣告,也是相互交流、增進情誼的一個重要方麵。

商務送禮的原則

商務活動中互贈禮品本身就是一筆大生意。禮品的選擇傳遞著權勢、世故、知識和興趣等信息。它既可改善也可損害公司的形象。從贈送給董事會議主席的禮品到廣告用禮品,這類商業禮物的選擇和贈送可不是件輕鬆的事。美國的公司每年花在商務往來上送禮的費用高達四十億美元。不用猜,人們最常買的商務往來禮品是鋼筆、台曆、袖珍計算器,這類禮品上均有公司的標記。其它一些選擇有鍾表、酒類、日記本、小刀、玻璃杯、水果、茄克上衣等。

據一次調查顯示,在贈送商務禮品的美國公司中,47%的回答是“有效果”或“很有效果”,另外39%的公司認為至少“有點效果”,隻有2%的公司認為送禮毫無益處。

商務送禮是一門藝術,自有其約定俗成的規矩,送給誰、送什麼、怎麼送都很有奧妙,絕不能瞎送、胡送、濫送。根據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送禮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我們應該注意下述原則:

1.禮物輕重得當

一般講,禮物太輕,又意義不大,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瞧不起他,尤其是對關係不算親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禮太輕而想求別人辦的事難度較大,成功的可能幾乎為零。但是,禮物太貴重,又會使接受禮物的人有受賄之嫌,特別是對上級、同事更應注意。除了某些愛占便宜又膽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謝絕,或即使收下,也會付錢,要不就日後必定設法還禮,這樣等於強迫人家消費。如果對方拒收,你錢已花出,留著無用,便會生出許多煩惱,就像平常人們常說的:花錢找罪受。因此,禮物的輕重選擇以對方能夠愉快接受為尺度,爭取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多花錢,辦好事。

2.送禮間隔適宜

送禮的時間間隔也很有講究,過頻過繁或間隔過長都不合適。送禮者可能手頭寬裕,或求助心切,便時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門去,有人以為這樣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別人的好感,細想起來,其實不然。因為你以這樣的頻率送禮目的性太強。另外,禮尚往來,人家還必須還情於你。一般來說,以選擇重要節日、喜慶、壽誕送禮為宜,送禮的既不顯得突兀虛套,受禮的收著也心安理得,兩全其美。

3.了解風俗禁忌

送禮前應了解受禮人的身份、愛好、民族習慣,免得送禮送出麻煩來。有個人去醫院看望病人(一位生意上的客戶),帶去一袋蘋果以示慰問,哪知引出了麻煩,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蘋果”跟“病故”二字發音相同,送去蘋果豈不是咒人家病故嗎?由於送禮人不了解情況,弄得不歡而散。鑒於此,送禮時,一定要考慮周全,以免節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鍾,因為“鍾”與“終”諧音,讓人覺得不吉利;對文化素養高的知識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腳的書畫就很沒趣;給伊斯蘭教徒送去有豬的形象作裝飾圖案的禮品,可能會讓人轟出來。

4.禮品要有意義

禮物是感情的載體。任何禮物都表示送禮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謝、或求人、或聯絡感情等等。所以,你選擇的禮品必須與你的心意相符,並使受禮者覺得你的禮物非同尋常,倍感珍貴。實際上,最好的禮品應該是根據對方興趣愛好選擇的,富有意義、耐人尋味、品質不凡卻不顯山露水的禮品。因此,選擇禮物時要考慮它的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紀念性等多方麵的因素,力求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另外所送禮品,特別是在正式場合贈送,都要認真地包裝一下,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贈送禮品時,最重要的是要神態自然,舉止大方,表現適當。現場把贈品送給受贈者,一般要在會麵後進行。這時,要鄭重其事地起身站立,走近受贈者,雙手將禮品遞給對方,盡量要遞到對方的手裏。如果禮物過大,可請他人幫助遞交,但贈送者本人最好也積極參與進來,並向對方說明一下。如果有多人贈送禮品,最好先長輩後晚輩、先女士後男士、先上司後下級,按照順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