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商務宴請禮儀(2)(2 / 2)

7.飲酒禮儀四要點

一是注意酒量適度。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雖然非常注意自己的妝飾打扮和言談舉止,惟恐給別人留下不良印象,但在宴席上,卻常常忘記保持一份文雅的酒態,往往是酒過三巡後搖頭晃腦、吆三喝四、詞不達意,臉被酒精刺激得變了形,走起路來也是手舞足蹈。

通過飲酒能考查出一個人的自製力,從而反映出一個人素質的高低。我們有“君子飲酒,三杯為度”的古訓,即飲第一杯,表情要嚴肅恭敬;飲第二杯,要顯得溫文爾雅;飲第三杯,要神情自然,而知道進退。酒過三巡仍無節製,就叫失態。現代人雖然並非要做到酒飲三杯而止,但適可而止卻是非常有益的。所以不能把飲酒作為目的,而應當作為調節氣氛、增進感情交流的一種手段。酒量應控製在乎日酒量的一半以下,不要在對方的盛情下失去控製。

二是注意酒儀。飲酒時應正確舉杯,不必矯揉造作地在舉杯時翹起小手指,以顯示自己的優雅舉止。

會喝酒的人,在飲酒前應有禮貌地品一下酒。可以先欣賞一下酒的色彩,聞一聞酒香,繼而輕啜一口,慢慢品味。

千萬不要為顯示自己的酒量,看也不看杯裏的酒便一飲而盡,也不可喝得太急,使酒順著嘴角往下流。這都是有失風度的行為,在國際場合則有失國格。

三是要注意姿態。最好不要猜拳行令,吵鬧喧囂,粗野放肆。有人想以這種方式烘托氣氛,結果喊聲一片,令人心煩。在公共場合不能劃拳,縱使主人許可,也隻是行些酒令,劃些文拳聊以助興即可。

四是在宴會進行過程中,不要一邊飲酒,一邊吸煙。

西餐用餐的禮儀

西餐已走入一些正式的宴會,尤其是招待外賓時,最好吃西餐。要吃好西餐,就必須掌握吃西餐的禮儀。

1.進餐前

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麵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2.進餐

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吃麵包時,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吃硬麵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麵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麵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麵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

魚的吃法。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不但可切分菜肴,還能將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叉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針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由左至右麵,邊切邊吃。

喝湯時,不要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度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鑒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隻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答Good。接著,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女士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麵巾紙擦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