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商務宴請禮儀(1)(1 / 3)

在商務活動中,宴請是與合作夥伴聯絡和增進感情的重要途徑,還有人說,宴請是工作的一部分,因為有很多生意就是在餐桌上達成的,宴請禮儀現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商務禮儀。招待宴請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禮儀也比較繁雜,掌握其禮儀規範是十分必要的,這有利於促進商務合作的順利進展。

安排和出席宴會的禮儀

宴會可以創造親切、融洽的交際氣氛,是商務活動中常見的聚會形式,尤其在飲食文化曆史悠久的中國,它是溝通人的情感,密切人與人之間商業合作關係的重要手段。

1.宴會的分類

宴會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分為不同的種類:按規格分,可以分為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宴;按性質分,可以分為雞尾酒會、冷餐酒會、茶會、招待會;按目的,可以分為歡迎宴會、答謝宴會、歡送宴會;按形式,可以分為中餐宴會、西餐宴會、中西餐合並宴會;按時間,可以分為早宴、午宴、晚宴。

2.宴席的安排

(1)宴席的形式選擇。形式的選擇必須切合宴席的目的和名義。接待嘉賓,如果是官方性質或商務性質的,則采用正式宴會、招待會、茶話會等形式,如果是私人關係的,則選擇便宴、家宴比較合適。

(2)宴席時間的選擇。一般要與主賓商議,征求客人的意見,盡量避開客人的節日、假日和禁忌的日子。如西方客人禁忌十三和星期五,伊斯蘭教徒禁忌在齋戒日太陽沒有落山時進食,港澳同胞禁忌“四”,認為它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

(3)宴席邀請。舉辦宴席,必須向客人發出邀請,形式有很多種,有請柬、邀請信、電話。正式的宴會一定要向客人發請柬,一般是一人一份(夫婦共一份)。請柬上必須注明宴請的目的、形式、時間、地點,對服飾的要求;回複等內容。請柬的信封上必須清楚地寫明客人的姓名、職務,信封角上還要寫上席號。請柬必須在宴請的兩周前發出,以便客人可以安排好時間,做好出席的準備。請柬發出後,必須及時地落實嘉賓出席的情況,準確地記錄,以便安排並調整席位。

(4)宴席座位的安排。正式的宴會一定要安排客人的席位,有的隻安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隻排桌次或自由入席。

按照國際慣例,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在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的遠近而定。席位安排時,要男女穿插,主賓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在男主人的右上方,男次賓在女主人的左上方,女次賓在男主人的左上方,以後依次排列。如遇到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對他的敬重,可以把主賓安排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在主賓的位置上。

宴會使用的桌子有圓桌、長方桌、正方桌。兩桌以上的宴會,桌子之間的距離要恰當。

3.出席宴席的禮儀

(1)應邀。接到宴會的邀請,應盡早答複對方主人以便主人作出安排。要核實宴請的主人,宴會舉辦的時間、地點,是否邀請配偶,主人對服裝的要求等情況。

(2)出席。按時出席宴請是一種禮貌,因為客人抵達時間的遲早,逗留時間的長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主人的尊重。因此,參加宴席時,必須準確地掌握時間。否則,提前到達常常會令人尷尬,難於應付,遲到太久,又會給人沒禮貌或故意冷淡、怠慢的印象,並且給主人的安排帶來麻煩。除了身份高的人可以遲些到以外,。一般的客人應在宴會舉行的時間提前兩分鍾和延遲五分鍾到達比較適宜。到達宴席地點後,應主動前往迎賓處,向主人間好,並送上主人喜歡的小禮品或花束。進入宴會廳之前,應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地為其拉開椅子,協助其坐下。鄰座如不相識,可先做自我介紹。應熱情有禮地與同桌人交談,保持平衡,不應隻與熟人或一兩人說話。

(3)進餐。應待主人招呼後,才開始進餐。吃飯時,應用嘴細嚼,不發出聲響,食物太熱時,待稍涼後再吃,切勿用嘴吹,魚刺、骨頭、菜渣不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手或筷子取出。祝酒時,一般是主人和主賓先碰杯,然後主人順時針方向依次與其他客人碰杯,客人之間也可以互相碰杯。碰杯時,應目視對方致意,說祝願的話語。身份低或年輕者與身份高及年長者碰杯時,應稍欠身點頭,杯沿比對方杯沿略低表示尊敬。在主人和主賓致祝酒辭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不應借此機會抽煙。

中餐使用的餐具是筷子、盤、碗、匙、小碟。餐巾紙疊成花插在杯中或平放在菜盤上,餐桌上備有公勺、牙簽、調味料。桌子通常是圓桌,中間放菜的地方是可以旋轉的。進餐時,先將餐巾鋪在大腿上,然後開始用餐。用餐時必須端坐在座位上,不能隨便移動身體,如遇到自己喜歡的菜離自己太遠,應轉動轉盤,將菜移到麵前再夾菜,不能站起來越位夾菜。夾菜時要從容不迫,不能隨便翻動菜肴。進餐過程中可以小聲交談,聲音以不影響別人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