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講究態度
進行自我介紹,態度務必要自然、友善、親切、隨和。屆時,應顯得落落大方,笑容可掬。既不要小裏小氣,畏首畏尾,又不要虛張聲勢,輕浮誇張,矯揉造作。
在作自我介紹時,要充滿信心和勇氣。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心懷怯意,臨場發揮失常。在進行自我介紹時,一定要敢於正視對方的雙眼,顯得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這樣做,將有助於進行自我放鬆,並使對方對自己產生好感。
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之中,語氣要自然,語速要正常,語音要清晰,這對自我介紹的成功將大有好處。一定要力戒語氣生硬冷漠、語速過快或過慢,語音含糊不清,它們其實都是缺少經驗、缺乏自信的表現。
3.力求真實
進行自我介紹時所表述的各項內容,一定要實事求是,真實可信。沒有必要過分謙虛,一味貶低自己去討好別人,但也不可自吹自擂,吹噓弄假,誇大其辭,在自我介紹時大摻水份,否則定會得不償失。
一個人總是處在介紹別人或被介紹的角色中,當你被介紹時,可能所有人的注意力就會一下子集中到了你身上。這時你怎麼反應是很重要的,這是你表現自己的契機。一般來說,被介紹人應該這樣做:
1.起立
作為被介紹者,應當站起來,並正麵對著對方,顯示出有禮貌並樂於結識對方的誠意。介紹完畢,通常應與對方握手致意,並說聲“您好”、“幸會”一類的客套話。男士起立,女士同樣也要起立。即使你無法起立,也應盡可能做起立狀,隻有你的身份高於對方才可以不起立。
2.愉快的表情
當你被介紹時,不管你正在想什麼或做什麼,應該微笑著走上前去,目視對方,同時伸出你的手,與對方熱情、友好地握手。不要讓人感到你對被介紹的人不在意,不要冷冰冰的樣子,那樣會讓人感到你的傲慢、不懂禮貌。
3.問候對方並複述他(她)的姓名
在握手的同時,你可以這樣說:“認識您真高興!”“很榮幸能見到你,張小姐。”“你好,謝先生。”
4.禮貌結束短暫的介紹與交談的過程
在相互介紹完之後有可能進行短暫的寒暄或交談,那麼,在結束交談和寒暄時要注意禮貌的語言。道別時,除“再見”之外還可以說:“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以後有問題我想請教您。”“我期待著在年會上再次見到你。”“有幸能認識您真是太好了。以後常保持聯係啊。”
握手的禮儀
握手是與人見麵時常用的禮儀。兩人見麵,一般是麵帶親切、友好的微笑,伸出手與對方相握,以表示對對方的歡迎、問候、敬重或慰問。現代社會,握手不僅僅用在見麵時,表示歡迎、問候、友好,也常用在其他場合,如離別時表示留念,祝願等。另外,它還能表達祝賀、致謝、拜托的意思,有比較豐富的內涵。
握手的力量,姿勢與時間的長短往往能夠表達出握手對對方的不同禮遇與態度,顯露自己的個性,給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過握手了解對方的個性,從而贏得交際的主動。美國著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說:我接觸的手有能拒人千裏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滿陽光,你會感到很溫暖……
1.應當握手的場合
通常,下麵列舉的情況下都是適合握手的場合:
(1)遇到較長時間沒見麵的熟人。
(2)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和認識的人道別。
(3)在以本人作為東道主的社交場合,迎接或送別來訪者時(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歡迎”,後者就表示“再見”。這一次序顛倒,很容易讓人發生誤解)。
(4)拜訪他人後,在辭行的時候。
(5)被介紹給不認識的人時;在社交場合,偶然遇上親朋故舊或上司的時候。
(6)別人給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勵或幫助時。
(7)表示感謝、恭喜、祝賀時。
(8)對別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時;得知別人患病、失戀、失業、降職或遭受其他挫折時。
(9)向別人贈送禮品或頒發獎品時。
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隻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為了避免尷尬場麵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歡迎,如果已經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2.握手的規範
社交活動中,由於握手代表了一定的情感態度,表示對他人的友好敬重,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握手的規範。
(1)長者優先的規範。隻有年長者先伸出手,年幼者才可以伸手相握,這種做法,符合社會的“長者為尊”的倫理標準,表達了對年長者的尊重。
(2)女士優先的規範。隻有女士先伸出手,男士才能伸手相握。女士優先的風範起源於西方。現代社會,尊重婦女已成為一種文明的行為規範,這種規範,體現了現代的文明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