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這個人太熱情了,如果條件差不多,我們就買他的吧”。“他好像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我們趕緊來提醒一下他吧”。
這種意想不到的支援和看不見的幫助會來自方方麵麵,不但可以彌補他在才能、知識上的不足,而且可以使他順利地完成任務。
這就如一塊磁鐵吸住周圍的鐵粉一樣,熱心會吸引四周的人,也會影響四周的情勢。
人們在工作時,可能會向公司提出要求說:“我喜歡這份工作,它很適合我做,讓我做這個工作吧。”有時這種請求會被采納,但是大多數是不會被采納的。一般來說,都是由公司來通知你,“你要做這個工作”。公司指派工作時,可能考慮到了你的適應能力,但是有時也會根據其他的因素而分配給你這項工作。
對於被委派的工作,有些人就以不得不做的心情來從事這項工作,雖然沒有興趣,也覺得不值得做,但沒有辦法,於是有些人就試著應付工作;也有些人會反映說:“這個工作我不適合做,請換一個別的工作給我吧。”但實際上調換工作對個人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如果對自己的工作不感興趣的話,就沒有積極的態度,心也會馬上勞累起來。這麼一來,不但沒有工作成果可言,個人的實力也無從發展。在這種狀態之下,工作就會變為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享受休假的樂趣或對某項事物保持樂趣,是人生極重要的事情,但如果沒有每天的勤奮工作,是不可能享受到這些樂趣的。
因此,每一個員工都要主動地努力培養工作的樂趣。
如有人想換工作崗位,上司會說:“這個工作將來一定會適合你,所以請你忍耐做一年看看。”這時若你能體諒到上司也有其種種考慮才要你做這個工作的,就可以理解上司的立場,而好好地接手這個工作。接手工作之後,就要想盡辦法去喜歡這個工作。當然,也有工作最終可能不適合的,但是,大多數人隻要肯努力,工作的樂趣還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培養工作樂趣的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發現自己工作的意義。
有一個專門銷售冰淇淋製造機的人,在銷售了一段時間後,他開始討厭這個工作。甚至,他對於這份工作的價值也有了懷疑。他想:“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呢?是因為很多人愛吃冰淇淋,所以鬆下才從事這種機器的買賣嗎?那麼,萬一有一天,大家都不再吃冰淇淋的話……”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麼,很明顯的,你就不會對你的工作投入全部的心意,業績也自然不會提高。如此一來,你就會更加討厭自己的工作。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要想除去這種惡性循環,鬆下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確實認清自己工作的意義。就上麵這個例子而言,你可以這樣想:凡是買機器的客戶,無論何時想吃冰淇淋,都可以吃得到。而且如果這是給小朋友的點心,小朋友會很高興的;如果是家庭主婦一個人看家的時候吃冰淇淋,她就可以減少一些寂寞。換句話說,由於推銷這種機器,能間接給家庭帶來歡樂,這也就成為一種推廣歡樂的工作了。
同樣一件事情,由於觀察的角度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會使當事人的心情受到不同的影響。至於要采取哪一種,則是各人的自由,不過最根本的一條應該是采取對自己有利的看法,使你眼中的世界變得開闊明朗。
推銷冰淇淋製造機有了帶給每一個家庭歡樂的意義。那麼,你就會打起精神來工作。驅動自己工作的能量,是一種自我訓練。如果你認為賣冰淇淋製造機是帶給家庭歡樂,那麼你在銷售時會運用各種技巧,業績自然就提高了,於是惡性循環就變成了良性循環了。
你的想法改變後,業績不會一下子就提升。但是由於有了一種推動的力量,以及對自己的鼓勵,銷售情形就會逐漸改善。
激情——把個人投注在工作上
戰前,我們經常會聽到“井牆政治家”這個名詞,它的意思是說,立誌從政者,為國事奔走之際,往往在各方麵都花費很大。他們開始時總會用到自己的錢,如果不夠,就會變賣自己的家具什物,甚至抵押房地產來籌措資金,最後落得隻有一口井和一堵殘牆的下場,所以叫做“井牆政治家”。
我們且不論這種風氣是好是壞,作為現代的領薪者能否具備戰前政治家這種氣魄呢?
現在的領薪者進入公司的動機不一而足,能夠為公司的經營理念所感召而加入公司的不在少數,這也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但是,迫於生計不得不找份工作謀生而進入公司的恐怕也為數不少。
不管怎麼樣,一旦成為該公司的一員,就不能再找托詞說什麼隻是權宜之計,將就一下的話,要馬上開始立誌奮鬥,因為隻要做就會有收獲。
大部分的人都能這樣全神貫注地工作。但是,這其中又有多少人想到要將自己的財產投給公司呢?
也許你會覺得莫名其妙,一個領薪者何談將財產投給公司呢?不必疑惑,這裏說的將財產投進去是指購買公司的股份。當然也有在股票沒有上市的公司工作的人,所以不能說任何人都買,但即使那樣也要具有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