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鬆下,是日本一個古老的名門望族。據史料記載,亨保時期(公元18世紀初)鬆下家族的院內,長有一棵3人合抱、年輪800載的大鬆樹,人稱“神木”。鬆下這個姓,就是源於這棵鬆樹,意指“神木庇護下的家族”。在這棵神木的庇佑之下,鬆下家族果真出了一個“神”一般的人物———鬆下幸之助。

說他是“神”一般的人物,並非是因為鬆下幼時就已揚名天下,相反他的童年是充滿坎坷和艱辛的。1894年,鬆下幸之助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的一戶貧寒人家。小學時,他因為家庭變故早早輟學,在大阪的一家火盤店裏做學徒。16歲時,他進入大阪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做了一名安裝室內電線的練習工,後提升為檢察員。

23歲時,鬆下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做出一項驚人決定:以100日元和3名員工起家,創立鬆下電氣器具製作所。在渡過創業的艱難時期後,鬆下陸續推出先進的炮彈形電池燈、電熨鬥、無故障收音機、電子管、真空管等一係列成功產品,在同行業內打響了品牌。

如今的鬆下電器,貴為世界500強的綜合性跨國公司,蜚聲海外。充斥在電視上的“Panasonic”和街頭的巨幅廣告,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這些都是鬆下幸之助的偉大成就。

實際上,鬆下幸之助不僅僅是一位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成功企業家,他更是一位與彼得?德魯克媲美的管理大師,以及與戴爾?卡耐基齊名的成功學導師。他的名字,已然成為一種大師級的象征和經典化的符號,被深深烙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1973年,鬆下幸之助辭去鬆下公司的董事長職位後,專心著書立說,把幾十年的人生感悟和企業經營管理秘訣與世人共同分享,共出版著作60餘種,計數百萬字,被譯成英、法、德、中等20多個國家的文字,總銷量突破1億冊,在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1989年4月27日,當他以95歲的高齡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他的管理哲學與經營智慧,已經在中國商界遍地開花結果。其人格典範與智者格言,也已成為世人學習的典範。

鬆下幸之助的成功在於他能夠融彙東西方的管理智慧,而不是單純地靠壟斷經營和技術領先使企業立於不敗。他將東方人的家族觀念融入了西方的先進管理體係中,創造出“事業部”、“終身雇傭製”、“年功序列”等一係列影響世界的管理製度。鬆下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使手下的員工都把自己看作是公司的主人,因而有了難以想象的團隊理念和奮鬥精神。正如他說過的:“當我的員工有100名時,我要站在最前麵,指揮他們工作;當員工增加到1 000名時,我必須站在員工中間,懇求他們鼎力相助;當員工增加到10 000名時,我隻要站在他們後麵,心存感激即可。”

有人問,鬆下公司最強大的資本是什麼?鬆下回答說是“經營力”。鬆下的經營理念有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即使沒有顧客光臨,也要準時開店服務,因為做生意不隻是為了賺錢。同樣的要求還有“如果在走廊上碰見客戶不打招呼,還談什麼服務?永遠以笑臉相迎,這就是服務。”“銷售產品要像嫁女兒,必須將自己的產品嗬護和負責到底。”

“鬆下電器是製造人才的公司,兼做電器生意。”鬆下這樣看待他的事業。鬆下集團的成功,不是做生意、賣電器的成功,而是用人策略、管人方法和育人理念的成功。我們把鬆下的用人智慧恰當應用於我們的企業,就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使這些人才與公司一起成長和發展,實現公司與個人的共同成功。

鬆下幸之助是一個善於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神中,我們可以探求其對於人生的諸多觀點,比如:“物質的力量再大,也不能真正俘獲人的‘心’。”“隻知責備別人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但是自命不凡的人更令人不齒。”“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不能再用前人的觀念與方式生活,應當互相尊重和關懷。”“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滿懷希望,就不會覺得勞累與辛苦。”

本書作者在對鬆下幸之助的生平、思想和著作進行深入研究後彙編此書,期待大家能夠真正領悟大師的智慧。麵對這樣一位經營之神的成功心得,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認真閱讀和領悟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