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課 超越創業人生(3 / 3)

電視劇《康熙王朝》展現了千古大帝康熙傳奇的一生。康熙 8歲登基,在位 60年間,鼇拜專權、葛爾丹叛亂、三番叛亂,一係列的戰爭將一個天真的孩子磨煉成了一代帝王。康熙大帝在繼位執政 60周年之際,特舉行了“千叟宴”以示慶賀。在宴會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莊太後,感謝孝莊輔佐他登上皇位,一統江山;第二杯敬眾大臣和天下萬民,感謝眾臣齊心協力盡忠朝廷,萬民俯首農桑,天下昌盛;當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時說:“這杯酒敬我的敵人,吳三桂、鄭經、噶爾丹還有鼇拜。”宴會上的大臣們目瞪口呆。康熙接著說:“是他們逼著我建立了豐功偉績,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朕,我感謝他們。”

如果沒有吳三桂這些敵人,康熙會有這番豐功偉績嗎?曆史不能假設,但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身價高低,就看他的對手”。一個人若沒有朋友很可悲,但一個人若沒有對手,也會很孤獨。沒有對手,你看不出自己的價值,顯示不出你的能力。當別人把你當成對手時,那就表示,你的能力足以威脅到他的存在。

很多人會認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裏,要努力把別人打敗,才能讓自己更成功。其實,打敗別人,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強壯,相反的,隻會讓你降低戰鬥力。我們需要接近朋友,更需要接近敵人。當你學會欣賞你的對手時,你會發現這比為誰而戰更有意義。能夠欣賞你的對手,能顯示出你的心胸,還能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你不會的東西。

從這一個角度來講,戴爾·卡耐基的恩怨理論絕對是真理。他認為:“即使我們實在難以去愛一個仇人和對手,但卻總不能不去愛自己。我們要使仇人不能控製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外表。因為如果我們的仇人知道對他的怨恨使我們精疲力竭,使我們疲倦而緊張不安,使我們的外表受到傷害,使我們得心髒病,甚至可能使我們短命的時候,他們不就會拍手稱快嗎?”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隻有通過不斷地競爭,才能留下最好的。對手總會給你帶來壓力,迫使你努力地投入到“鬥爭”中去,並想辦法成為勝利者。在同對手的對抗中,你才能真正磨煉自己。從這一層意義上,你的對手是你前進的推動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劑。

激烈的競爭,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壓力,甚至會在競爭中慘遭淘汰,但我們不應該懼怕競爭,反而應該去鼓勵競爭。有人喜歡把競爭比作是一場戰爭,的確,兩者之間有幾分相似,但它們之間有著一個最大的區別:戰爭的結果,至少會有一方遭到巨大的創傷,甚至是兩敗俱傷,卻決不會有兩家同時受益的可能,而競爭的結果是可以雙贏的,即競爭的雙方都可以在競爭中獲益。

個人與個人的競爭,會讓個人的素質得到提高;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會使企業的水平得到提高;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會使國家的綜合實力得到增強。這也正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原因。

沒有競爭的社會是不會進步的,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不管是迫於生活壓力,還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都要在競爭中生存。要想在競爭中贏得勝利,贏得一生的輝煌,必須要滿懷熱忱地相信自己。

任何一個強大的企業,都有它的弱點;任何一個小企業,都有它的強項。對創業者來說,不要怕自己沒有資金、缺少資源,不要太關注自己的弱點,而是要把自己的強項發揮出來。劉氏兄弟做的正是重強避弱。在飼料行業,他們做農民的生意,競爭對手是一些農民,由於他們有比較高的教育水平,有長遠的目光,對外部世界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就好比田忌賽馬,他們拿很好的東西針對低端,所以在這個領域裏沒有人能夠與之抗衡。以自己的強項針對這個行業的弱點,是他們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的一個原因。

偉大的創業家,如利華、本田、比爾·蓋茨和佩羅在他們的工作中展示了兩種品質: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他們全心投入。在所從事的行業中,他們總是表現出眾。為什麼他們能自我激勵呢?道理很簡單,他們敢於麵對結果,無論好壞。

日本八佰伴集團創始人和田一夫最初隻是經營一家小水果鋪,還被一場大火燒得一幹二淨。但是,他堅信“不摧毀舊的,就不能建設新的”,最終他東山再起,成為名噪一時的創業家。

人的意誌可以發揮無限力量,可以把夢想變為現實。對創業者來說,信心就是創業的動力。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要堅信成敗並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困難。

其實,一個人要戰勝別人並不難,隻要付出比對方更多的努力即可。然而,勇於挑戰自己的弱點並戰而勝之,不斷地超越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挑戰和最為痛苦的過程。所以隻要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甚至會做得更好,那麼別人達到的高度和成就同樣也會在自己身上複製。

最後,和大家分享下麵這個寓言:

有一條小河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經過了很多個村莊、森林,最後來到了一個沙漠。它想:“我已經越過了重重的障礙,這次應該也可以越過這個沙漠吧。”

當它決定越過這個沙漠的時候,它發現河水漸漸消失在泥沙當中,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總是徒勞無功,於是它灰心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了,我永遠到不了傳說中浩瀚的大海。”它頹喪地自言自語。

這時候,四周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聲音:“如果微風可以跨越沙漠,那麼河流也可以。”原來這是沙漠發出的聲音。小河很不服氣地回答說:“那是因為微風可以飛過沙漠,可是我卻不行。”

“因為你堅持你原來的樣子,所以你永遠無法跨越這個沙漠。你必須讓微風帶著你飛過這個沙漠,到達你的目的地。隻要你願意放棄你現在的樣子,讓自己蒸發到微風中。”沙漠用它低沉的聲音說。

小河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放棄我現在的樣子,然後消失在微風中?不!不!”小河流無法接受這樣的建議,畢竟它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叫它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那麼不等於是自我毀滅了嗎?“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小河問。

“微風可以把水汽包含起來,然後飄過沙漠,到了適當的地點,它就會把這些水汽釋放出來,使之變成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在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你堅持你是一條河流,是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本質是什麼。”

此時在小河的心中,隱隱約約地想起了自己在變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風帶著自己,飛到內陸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後變成雨水落下,才有了如今的麵貌。

於是小河鼓起勇氣,投入微風張開的手臂,消失在微風之中,讓微風帶著自己,奔向生命中的夢想。

生命的曆程如同小河,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礙,達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就要有放下自我、改變自我的決心與勇氣,這樣才能邁向未知的領域,使生命不斷成長。如果我們不改變,就會消失在茫茫沙漠中。

“創業指南”創業者必須打破的陳腐觀念

真正的成功者,會拋開一切客觀的既定因素,朝著目標勇往直前。創業者們在創業路上少些猶豫,便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人人都可以創業成功,隻是有些人被陳腐觀念所束縛,也就失去了獲取成功的最佳時機,未能成為幸運兒。事實也是如此,前怕豺狼後怕虎,何來成功?大多數創業者隻是一味地徘徊在創業大門外,而不敢邁進去。所以,創業者一定要打破下麵的陳腐觀點:

1.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

總的來說,曾經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做起生意來會容易一些,這是不用懷疑的。但是能不能創造工作成果的關鍵在於創業者是否保持學習的心態和學習的能力,而不是那一張文憑。

2.必須比別人聰明

聰明人固然反應快些,但追求成功的旺盛企圖心,卻未必比一般人強。同時,生意上大量的決策,往往不是靠聰明腦袋來決定,而是依靠對市場全麵縝密的調查分析才得出的。

3.有理想就可以創業

創業需要理想,但創業的過程是一個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的過程,很多人“晚上想好千條路,早上照樣走遠路”,問題就在這裏,因為理想的誘惑總是抵不過現實中的種種困難。“短暫的激情一文不值,隻有持久的激情才能成功。”

4.沒有足夠的資金

商業圈裏“資金缺乏”是普遍現象,資金不足並不是創業的絕對障礙。不少渴望創業的人表示,其實自己並不喜歡打工,隻是因為資金不夠,也就未去創業,這隻是不敢創業的借口。創業並不需要太多的錢,如果錢太多了,也就無所謂創業了。你可以從不需要大量資金的小生意做起,或是把你的創業計劃縮小,再不然你還可以把它拆作幾個分塊,總之要先行動起來。

5.必須先有足夠好的構思

真正好的構思,往往是不夠好的構思受市場檢驗完善而成的,是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地調整才到位的。

6.必須有穩賺的項目

如果沒有穩賺的項目,自己寧願打工,也不去盲目投資創業。賺與不賺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房地產被公認是利潤最高的產業,可在這一領域,經營成功的房地產公司不到 30%。是因為項目不賺錢嗎?絕對不是,是因為缺乏賺錢的方法。另外,項目到達財富的載體是優秀的人,縱觀蘋果電腦和微軟的創業史,沒有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我想它們很難會如此成功。因此,如果你想創業成功,不要過分計較項目好不好,而要琢磨自己是否愛好這個行業和項目。如果具備這兩個基本條件,好方法加巧手段,泥土也能變黃金。

7.創業必須不擇手段

不能說商場上沒有詭詐,但愈是做正經生意、長遠生意和大生意,詭詐的作風愈是沒有作用。創業的目標是有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有社會效益,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企業家。

8.必須有成功的經驗

經驗來自不斷的摸索與積累,絕對沒有仁人誌士天生就什麼都懂。這一樸實的道理幾乎人人都懂。可麵對創業時,卻有很多的人在這方麵犯迷糊。經驗說是創業者的腳鐐手銬,是懦夫與失敗者的理由。

9.市場競爭太激烈

在這個社會,每個行業都有競爭。可因為有競爭,企業發展才能更加快速,社會發展才會多元化。但如果希望在風平浪靜的日子成功創業,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創業者必須到社會的浪潮中接受洗禮。隻有經曆了競爭,才會知道自己與對手的差距以及自己在市場中的不足。

10.創業的目標是一夜暴富

創業是一個艱辛的曆程,初創階段的企業所麵對的困難往往令創業者的個人和家庭生活都受到影響,財政上承受著巨大壓力,萬一創業失敗還要承擔一係列後遺症。創業者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去改變現狀和命運,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應奢望一夜暴富。

11.模仿別人成功的商業模型就可以創業

成功是無法拷貝的,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因素都應充分考慮,別人成功的經驗確實可以參考,但不要全盤照搬,應該把適合自己的部分拿來應用。做企業猶如做把戲:“把戲人人有,變法各不同。”

12.創業者都是賭徒

創業熱情高,創業衝動強,可是有些人始終無法成功,原因是他們缺乏理智,認為創業就是一種賭博,憑的就是運氣。事實上創業者比任何人都應更具風險意識,他們願意冒險,但風險是可以經過嚴謹計算有效控製的。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通過讓別人一起分擔風險,避免或最小化風險來左右成功優勢的傾斜方向。他們常常把風險分割成可接受、可消化的小塊。那時,他們才肯付出時間和資源,他們不會故意承擔更多的、不必要的風險。

13.有人脈就可以創業

“人脈是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但不是決定性條件”。那些具有創新意識但不擅長梳理人脈關係的人也一樣可以成功,比如比爾·蓋茨。人脈是需要實力來維護的,沒有實力也就沒有人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實力如何,決定你交上什麼樣的朋友 (這就是人脈 )。因此,創業者應該結交和你事業有密切相關的人脈,而不是把過多的時間花在與此無關的人脈身上。

14.錢是創業者唯一追求的目標

錢不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目標,單純追求利潤 (尤其是短期利潤 )的企業難以長久,同時應完成創業者的社會公民責任。

15.有幹勁就可以創業

幹勁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光有幹勁,缺乏思考能力一樣會導致失敗,這就是“假把式”和“傻把式”的區別: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光練不想是傻把式。

16.追求短期成功的快錢

創業之路就像一條漆黑的隧道,在看到曙光前都是一片黑暗。看到光明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對理想的執著程度,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真實的創業故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你必須在創業前積累足夠的資源,才能撐到成功的那一天。

17.我一直都很幸運,創業也將如此運氣還需要能力來匹配,否則,再好的運氣也會離你而去。

“創業思考”創業者應該全力以赴

人生的光彩在哪裏?早上醒來,光彩在臉上,充滿笑容地迎接未來;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杆地活在當下;到了晚上,光彩在腳上,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原來人生也很簡單,隻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擁有了生命的光彩。

創業其實也很簡單,一顆平常心,一個好項目,一個努力奮進的人在創業路上我們會麵對各種考驗,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擁有自己的事業,我們會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充滿智慧。把創業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在創業路上就有希望。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小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你可以選擇這樣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決心;創意、樂意。即使我們的創業之路充滿荊棘,我們也收獲了堅強的個性和豐富的人生閱曆,麵對那些一輩子唯唯諾諾的平庸之人,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全力以赴地奮鬥過,此生無怨無悔。

“創業測試”你的創業智商有多高

1.測試內容

下麵就來測一下你的創業智商吧!企業家的氣質也許就隱藏在你的內心深處針對企業家在家庭背景、童年經曆、主要價值觀、個性等方麵共同特征的研究越來越多。下麵的問題可以測驗一下你是否具有企業家們所應具備的氣質。這些問題並不是你未來成功與否的標準,不過它也許可以告訴你應該從何處入手以及需要進一步提高的方麵。回答“是”或“否”。

(1)

你父母有創業的經曆嗎?

(2)

在學校時你學習好嗎?

(3)

在學校時,你是否喜歡參加群體活動,如俱樂部的活動或集體運動項目?

(4)少年時代,你是否更願意獨處?

(5)

你是否參加過學校工作人員的競選或是自己做生意,如賣檸檬水,辦家庭報紙或者出售賀卡?

(6)

小時候你是否很倔強?

(7)

少年時代,你是否很謹慎?

(8)

小時候你是否很勇敢而且富有冒險精神?

(9)

你很在乎別人的意見嗎?

(10)

改變固定的日常生活模式是否是你開創自己生意的一個動機?

(11)也許你很喜歡工作,但是你是否願意晚上也工作?

(12)

你是否願意隨工作要求而延長工作時間,可以為完成一項工作而隻睡一會兒,甚至根本不睡?

(13)

在你成功完成一項工作之後,你是否會馬上開始另一項工作?

(14)

你是否願意用你的積蓄開創自己的事業?

(15)

你是否願意向別人借東西?

(16)

如果你的生意失敗了,你是否會立即開始另一個?

(17)

(接上題 )或者你是否會立即開始找一個有固定工資的工作?

(18)

你是否認為做一個企業家很有風險?

(19)

你是否寫下了自己長期和短期的目標?

(20)

你是否認為自己能夠以非常職業的態度對待經手的現金?

(21)

你是否很容易煩?

(22)

你是否很樂觀?

2.測試解析

分數計算法:

(1)是:加

1分否:減 1分

(2)是:減

4分否:加 4分

成功的企業家一般都不是學校的好學生。

(3)是:減

1分否:加 1分

企業家們在學校時,似乎都不太熱衷於集體活動。

(4)是:加

1分否:減 1分

研究顯示,企業家們在少年時代往往更願意一個人待著。

(5)是:加

2分否:減 2分

開創生意通常從很小開始。

(6)是:加

1分否:減 1分

童年時的倔強似乎可以理解為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的堅定決心——成功企業家的典型特征。

(7)是:減 4分否:加 4分

謹慎可能意味著不願冒險。這對於在新興領域開創事業可能是個絆腳石。不過,如果你希望作一個經銷商,這一點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多數情況下供貨商已經考慮到各種風險。

(8)是:加

4分否:減 4分

(9)是:減

1分否:加 1分

企業家們往往不在乎別人的意見而堅持開創不同的道路。

(10)是:加

2分否:減 2分

對日常單調生活的厭倦往往可以堅定一個人開創自己事業的決心。

(11)是:加

2分否:減 6分

(12)是:加

4分否:減 4分

(13)是:加

2分否:減 2分

企業家一般都是特別喜愛工作的人。他們會毫不拖延地進行一項項計劃。

(14)是:加

2分否:減 2分

成功的企業家都願意用積蓄資助一項計劃。

(15)是:加

2分否:減 2分

(16)是:加

4分否:減 4分

(17)是:減

1分否:減 4分

(18)是:減

2分否:加 2分

(19)是:加

1分否:減 1分

許多企業家都把記下自己的目標作為一種習慣。

(20)是:加

2分否:減 2分

以正確的態度處理經手的現金對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

(21)是:加

2分否:減 2分

企業家們的個性似乎都是很容易厭倦的。

(22)是:加

2分否:減 2分樂觀的態度有助於推動你在逆境中取得成功。 35分到 44分——絕對合適得 35分以上的人士不創業,簡直是資源浪費。 15分到 34分——非常合適。如果你得分在 15分以上 (包括),那你是個“老板坯子”。 0分到 14分——很有可能。你的人生其實可以有許多選擇,自己創業或者做個高級白領。你的智商和情商發展均衡,這意味著你在很多選擇中可進可退,可攻可守。 -1分到-15分——也許有可能。如果你非要走創業之路,應該說也有機會,但首先要克服很多困難,包括環境,也包括你自身的思維方式與性格製約。 -16分到-43分——不合適。還是死了這條心吧。不要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你應該仔細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做生意,因為你的才華可能並不在這方麵。也許為別人工作或是掌握某種技術遠比做生意更適合你,可以讓你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樂趣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發展自己的興趣。

後記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查詢、參考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包括電視、圖書、網絡、報紙、雜誌等資料,從中借鑒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在書後給予了標注,但由於資料來源廣泛,兼時間倉促等原因,難免掛一漏萬,如有遺漏,深感歉意,還盼諒解。

另外,我們還要特別感謝王俊文、孫向光、周濤、周俊宏、李明軒、熊麗、公延慶、孫麗豔、李福軍、周義博、代永珍、薑豔萍、薑振宇、戴賞菊、薑誌鳳、李金華、郭宏東、孔旭、劉衛、呂春玲、郭亞麗、藏學麗、吳鳳君、張葳、李影、關天嬌等人的大力支持,正因為他們的辛勤工作才使得本書能夠盡早地與讀者見麵。

作者

2009年 11月

主要參考書目

1.

《人力資本》雜誌社編:《前程密碼》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2.

徐朝亮等著:《贏在中國:零起點創業實戰手冊》,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年版。

3.

劉世英等著:《就這樣創業》,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 2008年版。

4.劉常勇著:《創業管理的 12堂課》,中信出版社 2002年版。

5.

周錫冰編著:《智者的反省:創業家經典名言的智慧》,新世界出版社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