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有個年輕的畫家,傾盡家產在巴黎的一條藝術街上開了一家畫廊,以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條藝術街很有名,許多大腕級畫家都在這裏展示過作品,不少價值不菲的藝術品都是在這裏被買走的。
畫廊開張後,年輕的畫家才發現:這條藝術街上已有太多的畫廊,除了幾十家裝飾特別講究的知名畫廊外,像他開的這種小畫廊根本沒有什麼人光顧。
苦苦支撐了幾個月,畫家決定關掉畫廊。關門前的這天下午,心情煩悶的他來到街頭一家小咖啡館。望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客人,他一聲不吭地喝著咖啡。他發現,這雖然是一家小小的咖啡屋,客流量卻相當大。他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為何不在藝術街上開一家咖啡屋?
一周後,藝術街的一個角落出現了一家小小的咖啡屋,雖然並不顯眼,但咖啡的香氣足以吸引過往的行人。當人們走進咖啡屋,坐下來喝咖啡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咖啡屋的牆上掛滿了一幅幅精美的畫作。邊品嚐可口的咖啡,邊欣賞動人的畫作,客人們陶醉了。
年輕畫家的咖啡屋在藝術街上一炮打響,門庭若市。來喝咖啡的客人中有不少是藝術品投資者,他們紛紛問起這些作品的來曆。不久,“咖啡屋的老板是畫家”的消息在藝術街上傳開了,年輕畫家的咖啡屋名揚巴黎,他的作品被搶購一空。
年輕畫家一開始“出師不利”,是因為過於樂觀地估計了形勢。在對手眾多的情況下,如果自己的經營沒有特色,很難在競爭中取勝。幸運的是,畫家後來找到了不尋常的經營策略,利用咖啡屋來聚攏人氣,利用“咖啡屋老板兼畫家”的身份來吸引眼球,最後名利雙收。
“創業課堂”成功在於堅持
尼克鬆說過:“失敗絕不是致命的,失敗能使人產生免疫係統,逆境能激發潛能。”
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認為:“辭典裏最重要的三個詞,就是意誌、工作、等待。我將要在這三塊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英格索爾認為:“對勇氣的最大考驗,就是看一個人能否做到敗而不餒。”
想要成功最難的往往不是方向的選擇,而是前行時所遇到的種種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敗。
坎坷與順暢是相生相成的。正如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曆變化的四季。生活如蜘蛛結網,失敗是必不可少的風雨。創業如爬山,失敗便是通向山巔的崎嶇小路。不曾經曆失敗,就隻能在山腳下徘徊,永遠無法領略虎嘯生風、群峰疊翠的無限風光。
失敗是豎在現實和未來之間的一扇紙糊的門,隻要敢把它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寬地闊;失敗是蹲在成功門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得越急,它便追你越緊;失敗是火焰熊熊的煉獄,靈魂在失敗中涅槃,就會顯露出金子般的成色有個非常瘦弱的年輕人,來到一家電器工廠麵試。
他一走進工廠的人事部,便對主管說:“您可否安排一個小職務給我,我什麼都願意做,即使工作非常卑微,薪資很低也沒關係。”
人事主管看他體型瘦小,又衣著不整,正準備一口回絕,但又怕因此傷了他的自尊心,於是隨便編個理由說:“我們目前並不缺人,你一個月後再來看看吧。”年輕人聽完便轉身離開,主管猜想他一定會打退堂鼓。
沒想到一個月後,年輕人又來了,主管繼續推托,如此反複幾次,最後主管隻好說出真正的理由:“你看你一身髒兮兮的,根本不能走進我們工廠啊。”
沒想到第二天,年輕人穿了一身整齊幹淨的衣服又來了,主管有點無奈地說:“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並不懂,而我們需要相關的專業人才,因此你一點也不適合。”
兩個月後,年輕人居然又來了,而且還自信滿滿地說:“您好!我已經學會了不少電器方麵的知識,也拿到了一些證書,您再看看我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我會一一補足。”
人事主管認真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呆了半天才說:“我在這裏待了快十年了,頭一次遇到像你這麼不死心的人,我真佩服你的耐心與韌性。”
年輕人的毅力終於打動了主管,他爭取到了一個工作機會。憑著自己的毅力,年輕人逐步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他就是後來創設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的傳奇人物——鬆下幸之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取代毅力,毅力是想要放棄的時候保持繼續前進的決心和力量。能力無法取代毅力,這個世界上最常見到的莫過於有能力卻沒毅力的失敗者;天分也無法取代毅力,失敗的天才更是司空見慣;教育也無法取代毅力,這個世界具有高深學識的淘汰者隨處可見。成功者有時不是天賦第一的那個,而是堅持到最後的那個。誰最有毅力,能堅持下去,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據說,世界上隻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一種是蝸牛。
老鷹和蝸牛,它們是如此的不同:老鷹矯健凶狠,蝸牛弱小遲鈍;老鷹性情殘忍,捕食獵物甚至吃掉同類從不遲疑,蝸牛善良,從不傷害任何生命;老鷹有一對飛翔的翅膀,而蝸牛背著一個厚重的殼。它們從一出生就注定了一個在天空翱翔,一個在地上爬行,是完全不同的動物,唯一相同的是它們都能到達金字塔頂。
老鷹能到達金字塔頂,歸功於它有一對善飛的翅膀。也因為這對翅膀,老鷹成為最凶猛、生命力最強的動物之一。與老鷹不同,蝸牛能到達金字塔頂,主觀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執著精神。雖然爬行極其緩慢,但是它每天堅持不懈,總能登上金字塔頂。在攀登的過程中,蝸牛的殼和老鷹的翅膀,起的是同樣的作用。可惜,生活中,大多數人隻羨慕有翅膀的老鷹,很少有人注意背著殼的蝸牛。
成功最初都是從一個小小的信念開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孫正義在被問及軟件銀行 (SOFT BANK)公司成功的秘密時說:“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於一種毫無根據的信念,然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堅持了。”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 50多年前經營小商店的初衷,隻是想換回一學期的學費;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當年創辦英語補習班,隻是為了籌足出國的費用;分眾傳媒總裁江南春創造性地發展樓宇廣告,當時隻是為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這些人現在的事業早已超出當時目標的千百倍。
還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家選擇創業是由於生活所迫,在創業初期他們可以說沒有什麼遠大、準確的目標,但有一點他們心裏是明確的,那就是走創業這條艱辛的道路,求得有尊嚴的生存方式。所以知道自己行動的方向,在邊走邊看中前行,隻要方向不錯,堅持努力,相信總會有實現目標的時候。
江南春說過:“你一旦看準這個地方有水,就不斷地挖,碰到樹根你就挖樹根,碰到石頭你就挖掉石頭,十年如一日挖下去就可能有看到水的一天,如果你東挖一個坑,西挖一個坑,花了十年挖了十個坑,那永遠也看不見水的到來。”
“所以創業最核心的就是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堅持不懈。如果你每天都在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我相信終有一天這個世界會圍著你轉,這就是創業的核心精髓。”
隻要明了目標,就一定要全力以赴,不給自己留退路。其實創業就像帶兵打仗,有了正確的方向,就要堅持到底。如海爾堅持質量、客戶之宗旨,遂成中國第一電器企業;聯想堅持貿工技,亦成電腦巨壁;華為走技術線路,十年鑄一劍。《易經》中有一句話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不論前途多麼迷茫,道路多麼曲折,我們都必須堅持下去。
1996年,TCL兼並香港陸氏公司彩電項目,陸氏告訴李東生,他們在越南有一彩電廠,希望一並轉手。由於當時 TCL在國內市場順風順水,李東生對越南市場開始有了濃厚的興趣。 1999年,李東生把原本是 TCL彩電銷售公司的副總易春雨等 14人派往越南,正式準備“占領”越南彩電市場,結果卻在越南的 18個月中共虧損 18個億。
麵對失敗,李東生和易春雨等人認真分析了在越南彩電市場具有優勢的日、韓企業,並迅速製定了相關策略。通過與中國駐越南大使館、中國團中央、越南團中央聯合成立“TCL越南青年基金會”,以及邀請經銷商參觀生產線、高層親自拜訪經銷商等策略,終於在 2001年首次實現了贏利。
馬雲曾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後天很美好。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我們必須每天努力麵對今天。成功在於堅持,堅持是最容易做到的事,隻要願意,人人都能做到。然而堅持又是最難的事,因為真正能做到的,終究是少數人。”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要不要到這個世界上來,但我們的一生能不能過得輝煌全在於自己的抉擇。我們不能因為可能麵臨的失敗和痛苦就裹足不前。前芝加哥比爾斯隊教練迪卡斯說過:“隻要你不退出,就不會輸。”在創業的過程中,不要給自己任何停下來的借口,麵對失敗,如果你能緊咬住牙關再前進一步,在眾人都放棄時再多前進一秒,那麼,最後的勝利非你莫屬。
1982年,劉氏兄弟四人創辦了育新良種場,主營業務是孵小雞、養鵪鶉和培育蔬菜種。沒有孵化箱,他們到貨攤上收購廢鋼材,然後到工廠租用工具自己做。為了建廠房,劉永好從成都買回一拖拉機的舊磚,由於道路狹窄,拖拉機無法進村,舊磚被卸在兩公裏之外。他們便手抱肩扛,愣是把一車磚給搬了回去。就這樣,養殖場正式運營了。到 1983年年底,兄弟們一盤點,這一年育新良種場孵雞 5萬隻,孵鵪鶉 1萬隻,並培養出了 11個專業戶。
1984年 4月的一天,資陽縣的一個專業戶找到他們,一下子就下了 10萬隻小雞的訂單,這可是一筆大買賣。劉氏兄弟馬上借了一筆數額不小的錢,購買了 10萬隻種蛋。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將 2萬隻小雞交給這個專業戶之後不久,這個專業戶便跑了。他們去追款時才發現交給這個專業戶的 2萬隻小雞,一半在運輸途中悶死了,一半在家裏被大火燒死了,對方已經是傾家蕩產。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劉永好說:“下單的人已經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讓我們饒了他。看到這情景,我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但剩下的幾萬隻小雞馬上就要孵出來,而我們又沒有飼料,當時又是農忙時節,農民不會要,借的錢又要馬上還,我們真的是絕望了。”
最終兄弟幾人並沒有放棄,想來想去,既然農民不要,就把種蛋和小雞賣給城裏人。於是,兄弟四人連續十幾天,每天都是淩晨 4點鍾就起床,風雨無阻,蹬 3小時的自行車,趕到 20公裏以外的農貿市場叫賣。出乎意料的是,雖然身上掉了十幾斤肉,但 8萬隻小雞竟然全部賣完了。
創業初期的第一次危機雖然化解了,但是兄弟們的士氣卻大打了折扣,他們消沉了幾個月,業績也停滯不前。關鍵時刻,劉永言說了一句:“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內心的激情被重新點燃,他們重新鼓起鬥誌,決心將“小”鵪鶉養“大”,在這條路上紮紮實實地走下去。不久之後,他們開始用電子計算機調配飼料和育種選樣,並且摸索出了一條經濟實用的生態循環飼養法。
到了 1986年,育新良種場已經達到年產鵪鶉 15萬隻。鵪鶉蛋不僅販賣給國內各個城市,而且衝出亞洲走向了世界。劉氏兄弟決定用一個充滿美好前景的詞重新命名自己的養殖場——“希望”。
新東方有一句校訓:“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伴著這句話,俞敏洪,這個有著三次高考落榜經曆、屢次留學申請失敗的普通高校教師,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便成為中國的“留學教父”,甚至 70%在哈佛、耶魯的中國留學生在見麵後都要叫他一聲“俞老師”。在談到成功經驗時,他說道,之前的種種遭遇,其實是生活在讓他懂得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生動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軌跡。在他著名的成功三段論中,他談到了逾矩、敏感和寬宏。而逾矩,成為首要的關鍵,它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方法。它是考驗你在絕境時是否有逢生的技巧和能力,隻有具備了足夠的毅力和成就欲望的人,才能最終達到人生的另一座高峰。
俞敏洪在《永不言敗》中寫到:生命,需要我們去努力,在遇到挫折時決不氣餒。要知道,即使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每十次捕獵也隻有一到兩次成功的機會。因此,即使失去一些機會,我們也不必歎息,因為前麵還有更多的機會在等著我們。讓我們鼓起勇氣,運用智慧,把握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鍾,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生命,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思想,總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誌,總是在殘酷和無情中堅強。成功沒有盡頭,奮鬥沒有盡頭,創業中的艱難困苦沒有盡頭,在艱苦奮鬥後我們得到的收獲和喜悅也沒有盡頭。隻要不放棄,在無數失敗和挫折的後麵,緊跟而來的是更多、更強烈的快樂和成就感。當你徹底明白了“成功沒有盡頭”這句話的含義時,生活之美也就向你綻放了迷人的笑容。
在《聖經·出埃及記》裏,說到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來到曠野,走了三天都找不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瑪拉,卻發現那兒的水是苦的,百姓不由大發怒言,訴苦不已。他們不知道,隻要再走一段路,就能到以琳,那裏有泉水和棕樹,可以讓他們安安穩穩、舒舒服服地紮營休息。
所以,讓我們繼續前進吧!無論路途多麼崎嶇難行,不論身體多麼困乏疲憊,我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因為過了“瑪拉”,“以琳”就不遠了。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人生是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失敗有時並不是由於你的能力、學識不足,而是由於選擇了錯誤的目標,而失敗可以給予你一個重新思考,從錯誤中解脫的良機。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這才是邁向成功的基本態度。在創業路上,如果未能達成理想結果,一定要進行研究,不斷找尋新的方法來實踐,不斷修正自己的步伐,就會不斷進步,更接近理想。
什麼時候堅持原有方向,什麼時候停止自己的腳步,是很多創業者心中的一個疑慮。我們可以在中國 IT界著名人士、點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王誌東身上看到一些可以借鑒的地方。王誌東先後創辦了新天地信息技術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新浪網,是 BD Win、中文之星、 Rich 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產品的開發人與總設計師,長期擔任四通利方與新浪網的總裁兼 CEO,不斷追求卓越是他的信條。 2001年 12月,王誌東創建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從四通利方到新浪,再到點擊科技,他做了一次次選擇,堅持與放棄,有主動的也有被動的,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原因,在不斷地選擇與放棄中,他也積累了很多經驗。
在《贏在中國》的現場,王誌東這樣告誡創業者:“一般公司可能都會碰到困難,有困難的時候該堅持還是放棄,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公司就沒有問題了。所以就類似的經典問題我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有人問炒股的時候怎樣能掙錢?我當時聽過一個最經典的回答,他說我隻要在低的時候買,高的時候賣,就能掙錢。所以呢,針對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應該怎麼辦,我也有一個經典的話,就是說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該放棄的時候放棄。”
“第一點,你自己內心是怎麼想的,第二點你有沒有堅持下去的資本,第三點你有沒有或者說你能不能夠讓你的搭檔、你的合作夥伴、你周圍的人也跟你一樣有信心。
“這個時候如果你有足夠資本,就不用完全放棄,收縮到某個安全位置,一條底線,然後這邊派出另外一個力量去做嚐試。你現在不好作判斷,就創造條件等待機會,等到你可以作判斷的時候再來決定,這時候你的風險會減少很多。這是我的一個經驗和體會。
“當初做四通利方的時候,我們是在做中文平台,從原來的中文之星到後來的 Rich Win都很成功。但這些成功隻能掙小錢,整個公司總體來講一直是在一個虧損狀態。當時四通內部都評估我們這是一個失敗的項目,而且這個想法在公司內部、外部,包括我們投資人之間開始蔓延,唯一相信我的隻有我太太。
“在這種情況下,我開始掙紮,到底應該堅持還是放棄?當時,一方麵是有一種責任心在這裏麵;第二個也因為原來四通利方有大量的用戶和合作夥伴,我覺得不能夠拋棄他們;第三個我還是堅持一點,我所堅持的是以矽穀模式在中國創業,這樣的一種方式我相信是對的,我不想放棄。好,那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就去了矽穀,當時我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尋找風險投資。那是 1995年的時候,當然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我用了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風險投資,而且因為完成了這次風險投資,奠定了新浪網的基礎。事實上,任何人在做這個判斷的時候都是有風險的,萬一走錯了,趕緊回來,你要給自己這樣一個機會,我想這個是最重要的。”
可見,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失敗的時候,是應該堅持還是換一個方向的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通常情況下,麵對創業失敗,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在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根據失敗的原因,汲取經驗,重新進行調整,找到成功的方法,繼續堅持下去;二是如果經過理性分析和判斷,創業失敗的原因確實是屬於方向的失誤,那麼隻有選擇理性的放棄,不要做無謂的堅持,因為在方向錯誤時,停止就是進步。
如果你確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確的,那麼創業路上的失敗,就有可能需要你及時進行調整、修正。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再好的決策,也不可能適應未來的種種變化,需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及時修正。但如何調整計劃往往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調整意味著改變原先的部署,甚至有些事要重頭做起,這就需要創業者不斷培養自己的“洞察力”和“隨需應變”的能力。同時,盡量做到兼聽則明,從更多的角度審視現狀和計劃的差距。
如果創業失敗的原因是方向選擇的錯誤,就應選擇放棄。放棄,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或者遇到苦難以及無奈之時應采取的態度。放棄,是意誌的升華,是精神的超脫,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心靈的自由。放棄會使你變得更精明,更能幹,更有力量;放棄會使生活走向另一個起點,因為放棄並不意味著失敗,而是另一個希望的誕生。
按照李彥宏最初的創業思路,百度的目標是做門戶網站的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百度向公司銷售搜索引擎軟件以及係統,提供後台服務,而門戶網站則把為用戶提供免費搜索引擎服務當作提高訪問量的招數。
由於百度在中國各地和美國均設有服務器,搜索範圍涵蓋了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和新加坡等華語地區以及北美、歐洲的部分站點,這保證了搜索的速度。到 2002年的時候,在中國所有提供搜索引擎的門戶網站中, 80%以上都由百度提供搜索引擎技術服務。技術服務所取得的“第一桶金”以及業務蒸蒸日上的態勢,鼓舞了百度員工的士氣。但是李彥宏的壓力卻一點也沒有減輕,相反卻與日俱增。
據知情人透露,一家大的門戶網站,一年的搜索技術服務費用隻有幾十萬美元,百度提供技術服務,一年的總收入不過 700—800萬美元,這個收入水平還不夠人力資源和辦公管理費用開支,達不到盈虧平衡。而在早期,為網站提供搜索技術服務的收入,占到百度總收入的 80%以上。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很多小網站沒有錢買百度的服務了,幾家大的門戶網站此時對百度而言尤為重要。李彥宏意識到了把自己的命運依附在別人身上的危險。同時,百度通過提供搜索技術服務而達到盈利的夢想更難實現了。
對於互聯網,通向成功的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就在互聯網陷入“極度深寒”的低穀時,李彥宏果斷提出“競價排名”的商業模式。推出競價排名,是百度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轉折點意義的大事,它使得百度由技術上的成功走向商業上的成功,為百度帶去百分之幾百的發展速度。百度和 Google的競爭,也由技術轉向市場,由用戶轉向客戶。
李彥宏為什麼鍾情競價排名,並確定它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呢?
在這個全民觸網的年代裏,利用網絡進行商業活動是企業主的明智選擇,幾乎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然而,李彥宏發現,很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辛辛苦苦建立起網站的企業卻麵臨著這樣的尷尬:網站建起來了,訪問量卻少得可憐;訪問量不低,帶來的訂單卻屈指可數。沒有經濟效益的網站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李彥宏想,如果能幫助這些公司把他們的網站盤活,讓它發揮作用,為企業謀求利潤,而不僅僅是作為企業的門麵存在,那麼企業肯定願意為之付費。
因為如今上網已經如此普及,利用搜索引擎來尋找所需要的產品已經成為網民們的習慣,而百度就擁有最優秀的中文搜索引擎,自然,可以牽線搭橋,把網民引向企業的網站。但是麵對搜出來的成千上萬個搜索結果, 65%—70%的網民隻訪問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即前 10條,而僅有 3%—4%的網民會費力氣訪問全部搜索結果。也就是說,企業網站的地址在搜索結果中的位置越靠前,越能帶來更多的訪問量。此外,產品關鍵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關鍵詞是對網站的分類介紹和產品或服務的具體名稱,便於網絡用戶從紛繁冗雜的網站信息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當企業為自己的網站指定並購買關鍵詞時,與網頁及產品有關的各種關鍵詞越多,被訪問的幾率越高。
商機就在“關鍵詞”和“位置”,李彥宏找到了新盈利模式的金鑰匙。
根據百度推出的“搜索引擎競價排名”服務,客戶可以自主提交購買若幹“關鍵詞”,當網絡用戶搜索這些關鍵詞,購買了相關“關鍵詞”的網站就將同時出現在百度以及雅虎、搜狐、網易、 Tom、21CN等 36家中國主要搜索引擎結果的最前列。如果不同客戶購買了同一個“關鍵詞”,則采取競價方式,根據不同客戶的出價高低進行動態排名,這對客戶而言是公平的。
企業參與競價排名的初期投入很少,隻需要 300元就可以開設賬戶,而每次點擊付費從 3角錢開始。
事實證明李彥宏的這種商業模式理順了搜索引擎的整個產業鏈,讓那些同樣租用百度服務的門戶網站也能夠從搜索引擎上賺取大把的鈔票。當年,就有超過 800個網站加入百度的競價排名聯盟。
對於競價排名可模仿係數過高的情況,李彥宏認為隻有擁有可觀的自主流量,百度才能不怕門戶網的圍剿。對此,他早有準備,經過技術的不斷升級,以及係列宣傳和競爭策略,到 2003年,百度的自主流量已經遠遠超過門戶網站的搜索流量了,幾個門戶網絡和一些小網站也奈何不了百度。
競價排名的火暴,帶動了網絡廣告。比起傳統門戶網站的文字鏈廣告,百度的廣告互動性和針對性則顯現出特有的優勢。從 2003年年底開始,很多 4A廣告公司都開始爭相做百度的代理, 2004年,百度的流量和在中國的使用率到達了一個很多網站無法超越的量級,原來想嚐試部分投放的廣告客戶都取消了其他媒體上的投放計劃,隻選擇百度。
從 2001年 10月開始推廣競價排名到現在,競價排名和關鍵詞廣告的收入,已經占百度總收入的 80%以上,其他的 20%分別來自出售麵向企業的搜索軟件和為專門網站提供搜索技術。而過去,則正好相反。
學會放棄,是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和難以實現的目標,而不是放棄為之奮鬥的過程和努力;是放棄那種毫無意義的紛爭和沒有價值的索取,而不是喪失奮鬥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學會放棄,既是偏離歸來的路,又是重登旅程的路;既是對過去深思的路,又是對未來滿懷憧憬的路。
周少雄成功創立了“七匹狼”品牌後,發展並沒有就此一帆風順。在服裝界出名後,當時國家政策鼓勵企業貸款,“七匹狼”便以貸款來迅速擴大投資規模,但由於缺乏計劃性,在固定資產上投資過快,沒有協調好規模發展與季節發展的關係,過大的投資與經營網絡沒有一個很好的管理團隊與行銷班子來對應,於是當國家宏觀調控出現緊縮時,企業一方麵要清還大的款項,另一方麵又沒有流動資金可以繼續運轉,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企業的發展,使生產與銷售都陷入了困境。
1994~1995年是許多服裝品牌飛速發展的階段,而原先已在服裝界捷足先登的“七匹狼”卻從強勢品牌變成了弱勢品牌。一個已被人們認可的品牌沒有發揚光大,企業危機重重,差點被市場淹沒。
在嚴重的挫折麵前,周少雄與“七匹狼”的高層領導痛定思痛,及時調整了經營戰略,重新審視與觀察市場的切入點與關鍵點,敏銳地捕捉市場的新動態,決定一切從頭做起。當時服裝企業的產品銷售仍沿襲幾十年不變的傳統銷售概念、流通渠道和產銷模式,而“七匹狼”作為一個異軍突起的全新產品,如果按部就班,期待在短期內再次引發轟動效應,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難乎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