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親與賢(1)(2 / 3)

孟子曾經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對企業中的員工來說,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受到公平對待。所以,作為管理者,不但要考慮某件事情的是非得失,更要考慮這件事是否公平。聰明的管理者對所有員工都會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

管理者要明白,自己管的是人,更是人心。隻有管住了人心,才能管理人。平等對待每一位員工,就能讓大家心悅誠服地為公司效力。

2.任人唯親毀於親,任人唯賢成於賢

企業裏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人很多,那些能夠創造機會和得到機會的是能夠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

——唐駿(職業經理人,曾在北大發表演講)

現代企業中,很多管理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任人唯親。這些管理者經常將一些領導職位或重要事情交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親信和親近者,這樣做除了容易導致員工心中不滿外,還可能給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

袁若虹是一家外貿公司的總經理,她堂姐的女兒張麗大學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公司,袁若虹便將張麗招到公司,做了人事部的主管。

張麗仗著和袁若虹是親戚,平時在公司裏趾高氣揚,根本不把同事放在眼裏。在日常工作中,袁若虹對張麗也是照顧有加。有一次張麗麗因粗心做錯了考勤報表,使得工資也出現了差錯,袁若虹隻是淡淡地批評了她幾句。還有一次,張麗冒失地在營銷部接了一個客戶電話,由於言語不當,導致公司損失了一位客戶,很多同事對此很不滿,袁若虹隻是提醒張麗下次別亂接電話了。

有一天,兩人不約而同地穿了一件不同款式卻絕對風情萬種的春衫,她們在更衣室相遇,張麗麗私下開玩笑地稱袁若虹“老妖精”,袁若虹也笑著稱張麗“小妖精”。

一天,袁若虹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接待一位客戶,這位客戶是公司最重要的一位客戶。袁若虹與對方一直談到下班的時間。

正在兩人談到合作的關鍵問題上時,張麗見下班了,便推開會議室的門大聲喊到:“嗨,老妖精,今天晚上去看電影怎麼樣,我搞到了兩張票。”袁若虹的臉色立即很不自然,不高興地說了一句:“你風風火火的像什麼樣子?這是在公司裏。”張麗麗這才發現在那張寬大的黑色沙發裏,坐著一個穿黑風衣的瘦小老頭。

由於張麗的“突然襲擊”,使這位客戶對袁若虹員工的素質產生了懷疑,他中止了與袁若虹公司的合作。公司損失了最重要的一位客戶,銷售業績比去年下降了一半。

故事中的袁若虹就是由於任人唯親,導致公司遭受了重大損失。可見,管理者任人唯親並不是件好事。

在現實中,管理者熟悉和了解的人得到重用的機會自然多一些,這很正常,但這絕對不能成為任人唯親的理由。很多管理者之所以任人唯親,是因為他們認為親戚朋友可信、可靠。但這一做法釀成公司敗局的事例卻數不勝數。王安電腦公司的崩潰就是突出的典型。

1992年8月19日,王安的公司宣布破產,這個曾經擁有20億美元資產,稱雄於電腦界數十年的企業從此隕落了。

1972年,王安的公司研製成功半導體的文字處理機。1975年,王安公司又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操作者可直接在熒光屏上隨意編輯文稿,也可隨意存儲和檢索文稿的真正文字處理機,實現了計算機技術的一次革命。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王安的公司進入鼎盛時期,年收入達到了30億美元,王安本人也以2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躋身美國十大富豪之列。

後來,王安由於身體原因不再積極參與公司的經營。他於1986年11月,任命兒子王烈為公司總裁。王安這種任人唯親的做法得到了公司董事們的強烈反對。但王安卻一意孤行,堅持認為“虎父無犬子”。王烈上任僅一年多的時間,公司的財務開始急劇惡化。

1988年,公司中的很多優秀人才不滿王安這種任人唯親的做法,先後辭職離去。這一年,公司虧損了4.24億美元。

王安的電腦公司之所以失敗,除好決策上的失誤外,更大的原因在於王安的任人唯親。可見,任人唯親不但無法得到真正的人才,還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給公司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有些管理者總是認為自己如何了得,在管理中喜歡任人唯親,凡是自己喜歡或信任的人,他們會大加提拔,不管對方的才能如何。這樣做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想要企業“長治久安”,就要摒棄任人唯親的做法,真正做到任人唯賢。對於真正的人才,管理者要盡其所能為他們創造施展自己才華的舞台,讓他們發揮優勢,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郎軍是一家軟件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郎軍管理有方,公司一直持續贏利。

後來,郎軍意識到自己理工科出身,程序開發是把好手,但做起管理工作則有些吃力。於是,他開始物色優秀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