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突破思維定式,天塹變通途
對於中國企業來講,未來一定要更多的從感性的管理轉到理性、製度的管理,從人性、感性的管理到理性和製度的管理,其實我們也在進行轉換的過程,至少在相當一個時期,中國企業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東西肯定不行,這一點我和國內的一些企業領導人的看法不一樣,我不認為這樣的管理方式更有競爭力,中國管理層一定要有中國的管理製度。
——李東生(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在北大發表演講)
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很多人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這樣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思維方式。一個人如果無法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勢,就很容易陷入盲目決策的怪圈,最終導致失敗。所以,任何事情,不要老是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要懂得換個角度,換個思路,這樣,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或許是一片嶄新的天地。
然而,在現代企業中,很多人習慣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固定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從來沒有想過換個角度去思考。這種思維定勢如果在一個人身上停留的時間太長,就會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甚至成會成為阻礙自身成長的“致命殺手”。那麼,到底什麼是思維定勢呢?
所謂的思維定勢,指的就是人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會用自己習慣的方法,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用自己預先準備好的心態。這種思維上的“定勢”會影響事情的發展趨勢、整個過程以及最後結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給你看兩張照片,一張上的人英俊瀟灑、溫文爾雅;另一張照片上的人相貌醜陋、粗俗不堪。然後告訴你,這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名殺人犯,並要你猜哪個人是殺人犯,你會怎樣猜呢?是的,大多數人肯定會猜看上去相貌醜陋、粗俗不堪的那個人。實際上,這種猜測沒有任何事情依據,純屬自己心理上的一種自我暗示。這就是思維定勢。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思維定勢,下麵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何曉東是北京大學的一名研究生,他的哥哥何曉軍是一位工作了近十年的軟件工程師。何曉東這些年一直盡職盡責,卻一直沒有得到領導的提拔。為此,他常常唉聲歎氣,感歎自己懷才不遇。
這天,何曉軍在公司裏受了氣,他回到家中向弟弟何曉東訴苦。何曉東正想安慰哥哥幾句,在一旁靜靜聽了半天的父親突然說話了:“曉軍,我知道你工作能力很強。可是,你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得到領導提拔,你自己找過原因嗎?”
何曉軍氣憤地說:“我不懂得巴結領導,工作能力再強有什麼用,最後不還是在最底層做小職員。”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你最大的問題在於你的思維定勢。我問你兩個問題,第一,你的才能在整個公司真是最強的嗎?第二,你的能力向領導展示過嗎?”
聽了父親的話,何曉軍一時語塞,回答不上來。但從他的表情裏能看出,他對父親的話並不認同。
父親繼續說:“我給你講個故事。世界知名男高音演唱家帕瓦羅蒂有一次來北京音樂學院選徒弟,很多學生都想抓住這個機會,紛紛在帕瓦羅蒂麵前展示自己的演唱實力。班上有位陝西籍的學生,他既沒有錢,又缺少門路,根本沒有機會在帕瓦羅蒂麵前唱歌。可是,他又實在不想失去與這位著名音樂家交流的機會。於是,他晚上在帕瓦羅蒂下榻的酒店門口高歌一曲。淳厚的男高音傳進了帕瓦羅蒂的耳朵。他連忙讓人把這位唱歌的學生帶到自己麵前,決定收這名學生為徒。後來,這名學生在帕瓦羅蒂的的指點下,成為了奧地利皇家歌劇院的首席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