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近與遠(3)(2 / 3)

愛默生曾說:“去吧,把你的願望化為實際行動,落到實處!”這句話對許多人的人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你是否具有自信心,是否擁有絕頂的智慧、更多的財富,隻要你去做了,把工作落到實處了,你就一定會成功。

了解你在每次任務中所需擔負的責任,了解你的極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和失去控製,那你就是在浪費你的效率、健康和快樂。選擇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邊。做得少一點,做得好一點,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樂。可以看出,專心的力量是多麼的神奇!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你能向一個目標集中注意力,專心做好一件事的機會將超出自己的想象。

反之,如果正幹著一件事,逐漸進入佳境,突然又插進另外一件事。於是你放下手頭的事去忙那件事,等到再拾起第一件事,又得重新熟悉……這樣來回折騰,不僅增加了許多冤枉時間,還磨掉了你的創造性,降低解決問題的能力。

6.策略不會一步到位,未經調整的策略不是好策略

重組調整在企業發展中是不可避免的,能讓企業改變得更好。很明顯,任何事業的發展都要不停地變,尋找一個最好的模式一直往前走。大家也不要再看過去了,過去的已經不可能改變了。

——李焜耀(明基集團公司董事長,曾在北大發表演講)

等待“萬事俱備”通常是懦弱者的借口,因為他們不敢向有難度的事情挑戰,隻能讓自己處在觀望中。敢於行動的人,即使他們思考得並不周全,但他們不會讓自己陷在等待的泥沼中。行動本身就可以克服恐懼,增強信心。

所以,我們在決定做一項計劃的時候,不要瞻前顧後,要有一種馬上行動的魄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隻要有了目標,又敢於行,那麼成功也就不遠了。

在現在這個瞬息變化的社會裏,技術在不斷地更新,工作中也會不斷有新問題出現,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新事物,如果你想確保你的計劃萬無一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等待“萬事俱備”,而是要具備一種不怕任何困難的大無畏精神,邊做邊克服困難,絕不退縮,爭取能夠實現目標。

股神巴菲特說:“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鳥報春,那春天就快結束了。”言外之意就是企盼“萬事俱備”後再行動,你的工作也許永遠沒有“開始”。世間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萬事俱備”隻不過是“永遠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詞。很多時候,你若立即進入工作的主題,將會驚訝地發現.如果拿浪費在“萬事俱備”上的時間和潛力處理眼前的問題,往往綽綽有餘。

遺憾的是,有些員工總是先有積極的想法,然後頭腦中就會冒出“我是不是應該先……”這樣一來,你的一隻腿就陷入了“萬事俱備”的泥潭。如果我們總要求萬無一失,也許當有萬元一失的行動方案時,已經錯過了時機。當然,事前必要的準備也是不可少的,但重要的是隨機應變的能力和行動力。

在職場上,每天都發生著太多的變化。也許今天你是管理著上百人的公司總經理,明天就失去了工作,不得不繼續尋找工作。也許今天的你一無所有,還在職場上是個默默無聞的角色,明天就獲得提升,成為一個部門的主管。可見,職場是永遠變化著的。

然而,在這不斷的變化中,總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失敗的人最終被會職場淘汰,或在最底層一直重複著周而複始的工作。成功的人總是能夠在變化中發現機遇,抓住機遇,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