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這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不僅僅是目標決定命運,而且隻有長遠清晰的目標才能使你獲得更大的成功。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隻能是徒然分散了精力,浪費了光陰,到最後追悔莫及還不是什麼原因。
前美國財務顧問協會總裁劉易斯·沃克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道,一個人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模糊不清的目標。沃克解釋說:“當我問你你的目標是什麼的時候,如果你說你想有一天擁有一棟房子,那麼這就是一個模糊不清的目標。問題在於‘有一天’,這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日期,不夠明確。因為目標不夠明確,所以成功的機會也就不大。如果你真的希望買一棟房子,你就需要先確定它的位置,計算出它現在的價值,通過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計算出幾年後這棟房子的價值;然後為了這個目標,你需要計算你每月需要存多少錢才能最終獲得這棟房子。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麼幾年之後你可能獲得你理想中的房子。否則,那隻能算是你的說笑而已,說白了就是空談。”
所以說,哈佛的調查絕對不隻是個數據上的偶然,這背後的深層含義應該值得我們深思,給我們以啟發,我們在心中要確立清晰長遠的目標,自己的時間規劃要以這個目標的實現為依據,做出優化的安排,這樣不僅能讓自己更有熱情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去,而且能夠讓自己的優勢得到最大發揮。
如果想長遠的目標一步到位地實現,不考慮是否現實,就隻能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最終喪失幹勁。通過不斷實現你能夠實現的最近目標來增強你的自信,能夠使你對實現長遠目標充滿決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業績。
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不管是員工還是管理者,都要有宏偉的願景,並為這一願景的實現設定目標。為了這些目標的實現,我們應該設定階段性的具體目標,把大目標分解成明確具體的小目標,把通往成功的路劃分成幾個裏程碑、中轉站,每一段都有相應的計劃。隻有這樣,我們麵對一個個裏程碑的時候才不會感覺到累,目標隻有具體化,才能夠對成功起到促進作用,而能否具體化是空想與理想的分水嶺。
當有一天,所有的目標都陸續成為現實時,最初的願景也就自然而然實現了。
5.製訂計劃要留有餘地,管理計劃不能光抓表麵
管理一個公司,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麵做好,過去十一年我也不斷總結,基本上是三個方麵。第一個方麵,是目標,大家有一個共同目標。第二,就是一個公司要想做好,一定要有自己非常核心的企業文化。第三點,是流程和製度,這一點在公司早期的時候,可能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就是說人少,每天都可以直接跟每一個人進行對話,這個時候沒有流程製度是沒有關係的,有事情嚷嚷一聲就可以了,但是當公司做大以後,就不能靠嚷嚷了。
——李彥宏(百度公司創始人,畢業於北京大學)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職場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各種壓力撲麵而來:下崗失業壓力、晉升壓力、家庭壓力、經濟壓力、健康壓力等等。如上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使得很多人戰戰兢兢,工作非常拚命。人們不惜加班加點地工作,以至於一天忙到晚,周末連軸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休息。這樣很容易導致工作安排不合理,製定計劃沒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