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破與立(1)(2 / 3)

不久,二戰爆發,糧食供應非常緊張,美國政府嚴令禁止各酒廠用穀物釀酒,來保證糧食市場的穩定和戰場上的糧食供應。哈默意識到這一政策的實施必然會導致酒的稀缺,於是他購買了5000多桶威士忌。果不其然,一段時間之後,美國酒市上威士忌酒稀缺,哈默將儲存的威士忌酒瓶以高價賣出,人們紛紛爭相搶購。

當酒賣剩約3000桶的時候,哈默的一位化學家朋友告訴他,如果威士忌中加入30%的土豆酒精,就可以使威士忌的量增加到原來的5倍。哈默覺得,威士忌酒如此稀缺,這種“新產品”的銷量也應該不錯。於是,他以低廉的價格買下大量滯銷的土豆,又低價收購了一家即將倒閉的酒廠,開始進行“新配方”威士忌的生產,人們依然爭相購買,一些商店不得不采取每人限購兩瓶的應對措施。

在上述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哈默做出的每一項重大決策都與他所掌握的信息是分不開的。作為優秀的企業管理者,除了運用之前積累的信息資料以外,還要重視第一手資料的搜集,對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進行調查研究。這些資料往往更能反映市場變化的實際情況。此外還要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並且不斷更新,通過整理、編號、彙編、列表等方法,使資料體係化。

總之,作為企業管理者,隻有充分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才能做出英明有效的決策。市場時刻在變化,如果單憑以往的經驗來管理企業,失敗勢必在所難免。隻有親自去調查,以實際行動來掌握市場脈搏,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2.官僚主義——企業難以擺脫的鬼魂

通過對諸多知名企業的剖析,發現伴隨企業做大做強,總會出現“高管仰仗團隊,團隊依賴於資訊,員工等待著指令;概念盛行,說了就等於做了,強調了就等於執行了”,這些官僚主義現象,由此導致“崗位上沒有負責的人了,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日漸缺失”,嚴重危及企業的發展壯大。

——王育琨(教授,北京大學企業家研究中心主任)

官僚主義一詞是從西方轉譯過來的,在漢語中出現較晚。指的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做官當老爺的領導作風。如不深入基層和群眾,不了解具體情況,不關心群眾疾苦,飽食終日,無所作為,遇事不負責任;大權獨攬,主觀臆斷,瞎指揮等。下麵這個例子,就是官僚主義的典型表現。

我國曾經製定過一係列優撫軍人的相關政策。為了落實這些政策,需要軍人提供《退伍證》。某人是解放前參戰軍人,本應得到優撫,但《退伍證》不慎丟失,又找不到證明人和相關檔案。民政部門的辦事人員聲稱隻能照章辦事,沒有《退伍證》就不能享受優撫政策。這個人四處奔波,但沒有一個單位願意受理這件事情。大家彼此推諉。

後來有一天,這位軍人聽說一位退役首長要到本地民政部門聽取優撫工作意見。這位首與他參加過同一次戰役。於是,軍人就在民政局門口等候首長。首長下車後,軍人衝過去講明自己的情況。雖然老軍人與首長並不相識,但他對那場戰役的記憶非常清楚。於是,首長向民政局長表示,這位老軍人一定是解放前參戰的,民政局長當場做了“適於優撫”的決定,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像上麵例子一樣,如果一個企業中官僚主義作風嚴重,就像被鬼魂纏上一樣,極大地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官僚作風不僅僅會大大降低效率,增加成本,還會瓦解人們的鬥誌。企業中的管理缺失,管理之痛的存在則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企業組織機構設置的缺陷,由此又會成為官僚作風滋生的溫床。工業革命後幾百年來出現的所謂大企業無一例外地是金字塔式結構的科層式管理模式。隨著經營環境的快速發展,這種企業結構的弊端早已暴露出來,決策緩慢、跨部門協調困難、整體責任劃分不清,不一而足。為了使專業化領域的複雜性得到控製,不得不繼續增加管理層次。機構臃腫、效率下降,患上“大企業病”就不可避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業跨國公司IBM,就曾經深受官僚主義之苦。

1993年1月19日,IBM公司報告稱,該公司1992年第四季度虧損額為54.6億美元,全年虧損額為49.7億美元,是美國公司有史以來最高年度虧損額。

麵對著IBM所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公司董事長約翰·埃克爾斯意識到公司麵臨困境的症結所在:公司在缺乏激烈競爭的條件下形成的官僚式的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嚴重影響到了公司的發展。

在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和發展迅速的工業行業中,臃腫的官僚機構勢必會嚴重妨礙企業的創新和進步。由於台式PC計算能力的不斷增強,在許多場合大型機已不再是必不可少的,可是IBM仍將高利潤的大型機作為其主要的產品來經營,而且IBM在將技術創新快速轉變為商品的能力上也存在著重大問題,而恰恰是技術創新正在使這一行業發生著徹底的變革,IBM的不變在逐漸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