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基本任務(1)(2 / 3)

二、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大學教學,有利於縮短現代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距離

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之間,往往存在應然與實然的衝突或尷尬。現代主流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存在較大反差,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雖然並不能因此將教育教學的理論推翻或將教育教學實踐一筆勾銷,但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要求得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協調統一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必須有教學思想或理念的更新,不能沒有教學實踐對教學理論的積極回應。

不容否認,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教學論研究已取得長足的發展,現代知識觀、發展觀、人才觀、教學質量觀、課程觀、評價觀等構成了相對完整的教學理論體係。從處於改革前沿陣地的學校教育教學看,現代教學理論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或影響是顯在的、深遠的。但問題的另一方麵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脫節的現象仍較突出,大學教學也不例外。應該說,一方麵,旨在提升學生全麵素質的素質教育理念或思想已得到廣大大學教育教學工作者們的認同;但另一方麵,大學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仍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或確保學生的學習者地位或權力,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空間去獨立思考或探索,進而實現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或生成意義,更多情況下仍然停留在理論的層麵。實現導學與導研二者的有機結合來開展大學教學,有助於縮短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的距離。

第一,建立在學生自主基礎上的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教學,是教學理論向教學實踐轉換的適宜方式。教學實踐中,“一旦確立了某個理想的目標,同時又能以某種適宜的方式去影響學生,那麼學生必將會朝著那個既定的目標前進。”[60]在如何體現學習者的主體性問題上,我國教育理論研究尚未提出適宜的方式。把導學與導研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開展教學,作為一種大學教學改革的思想或理念,它可以引起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變化;在引導或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或研究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既促使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又使學生在學習的方法、程序與策略上,真正能得到教師的指導。

第二,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大學教學,作為一種教學策略或教學模式,對大學教學具有較強的指導性,能夠給教學一種相對全麵性的影響。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大學教學,它體現了現代主體性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探究、自我控製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它是從學生學習的視角來設計或組織教學,更充分地體現和反映現代的主體性教學理念;它以學生的自主性為基本前提和條件,蘊藏著較強的包容性和人文情懷。

第三,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大學教學,可以促使教師更好地踐行現代教學理念。導學與導研相結合,有助於實現由觀念層麵的變化而引起教師教學行為層麵的相應變革。導學與導研相結合,可以使教師把教學的關注點和著力點放在“如何教”、更關注和思考學生“如何學”、“如何引導或指導學生學”等問題上,對於傳統教學活動中過多關注“教什麼”的問題有較好的啟迪或觸動。以學生自主為基礎的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大學教學,強調學習或研究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的精力和著力點主要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研究”、“如何實現促進學生積極發展的目標”上,放在教學方略的思考與改進上。這樣,就促使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確立起師生平等對話與溝通並共同創建“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氛圍,從而更好地踐行現代教學理念。

三、導學與導研相結合的大學教學,有利於實現教學內容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