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兩家賣粥的小店。A店和B店的地理位置、客流量、粥的質量、服務水平等各方麵都差不多,表麵上看,兩家的生意一樣紅火。然而一天下來算帳的時候,B店總是比甲店多出幾十元錢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差別隻有在於服務小姐的一句話。
當客人走進A店時,服務小姐熱情招待,盛好粥後會問客人:“加不加火腿腸?“有的客人說加,有的客人說不加,大概各占一半。而當客人走進乙店時,服務小姐同樣微笑著熱情服務,盛好一碗粥會問:“你加一根火腿腸,還是加兩根火腿腸?”愛吃火腿腸的客人要求加兩根,不愛吃的就要求加一根。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一天下來,B店就會比A店多賣出很多根火腿腸,營業收入和利潤自然就要多一些。
這就是問題的症結。如果你隻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而如果在擬定合同時,你想的是一個幾百萬的訂單;搜集資料、撰寫標書時你想到的是竟標會上的奪冠,你還會認為自己的工作百無聊賴、枯燥無味嗎?
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做,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與之聯係起來,你就會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並且從中體會到神聖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從而徹底改變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
世界上沒有令人討厭的工作,隻有令人討厭的工作態度。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變。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成功與否,全操於你之手。
能夠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是一種最難得的品質。那些能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的員工,都很努力工作。在本職工作之外,他們還積極地為公司獻計獻策,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危難時刻,這種工作態度會顯現出它更大的價值。能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員工,他的工作態度會讓他達到我們想像不到的高度。
有人天生就有敬業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廢寢忘食,但有些人的敬業精神則需要培育和鍛煉。如果員工自說敬業精神不夠,那麼就應趁年輕的時候強迫自己敬業一一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公司!經過一段時間後,敬業就會變成員工的習慣!
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或許不能立即為你帶來可觀的好處,但可以肯定的是,把不能把工作當作事業的人,他的成就相當有限,因為他的散漫、馬虎和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他的意識與潛意識。做任何事他都會有隨便做一做的直接反應,結果可想而知了。如果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就會很容易蹉跎一生!
大部分的員工說做事都是為了雇主而做。老板出錢我出力,本該如此。實則是為了自己,因為能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的員工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員工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員工以後從事不同行業,員工的工作方法也必會為員工帶來幫助!因此,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
10.“決不拖延”從工作習慣開始
如果你仍然延續你的舊習慣,那麼,你隻能成為生活的奴隸。
——1921年西點畢業生威廉·富蘭克林
沒有生來的好習慣,也沒有天生的壞習慣。西點學員堅信好的習慣來自於日常的積累。在西點軍校,許多校規看起來是那麼地苛刻而不近人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教條化的管理對他們良好習慣的養成是有所裨益的。
“決不拖延”不是每個人想做就能做到的,這有賴於日常積累起來的工作習慣。不信的話,可以看看你麵前所堆積的東西,然後查閱一下其內容。在這些文件中,80%以上是沒有用的。如果沒有這些文件放在你麵前,你也不會有失落的感覺。所以,大可放手將它們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