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從客戶體驗開始新一輪營銷的策略——針對“分享(S)”階段的營銷策略(1)(2 / 3)

第三步,選定適合分析的話題

針對不同的產品要有不同的話題策略。

製定口碑傳播的策略,挑起話題,可以根據產品的特點來進行:圍繞產品的營銷點來引起話題,如日用百貨的“方便”“好用”,服裝的“時尚”“質感”“舒適”,飲食產品的“味道”和“分享美食”等特征,挑起話題或者活動,引起廣泛的興趣。

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挑起話題。

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挑起話題,也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合做口碑營銷,口碑傳播在不同類別商品中所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根據以往的調查分析,人們樂意分析和傳播有:

“服裝飾品”(53.4%)

“日用百貨”(46.7%)

“電器和電子產品”(39.2%)

“食品/飲料”(37.1%)

從上麵的數據可以看出:隻有日常用品最適合口碑傳播和引起談論話題,對於脫離普通人生活的產品(如高檔奢侈品),和特殊用品(如醫療用品,醫療器械),或者非時尚類型的家具產品就不太適合在論壇網站上挑起話題:這會造成應者寥寥無人問津的情況。

(第3節)利用好博客圈子等網絡分享模式

博客的傳播特點是,由博客主人撰文,傳播到他的朋友,同事,親戚,網友,同行業的人和粉絲等等,因此是一點對多點的散發式口碑傳播。研究發現,具有固定讀者的博客上口碑的傳播,更被受眾所信任和接受。

博客的口碑價值

對於消費者來說,對於同一個產品,因為認識的人的推薦而購買的幾率要顯著高於企業廣告或是陌生人的推薦。盡管無論是來自認識的人還是來自陌生人,兩個媒介都是推薦同一個產品,傳達同樣的信息,但是兩種推薦的影響力卻不可同日而語。根據研究表明,影響力高的推薦(例如,來自於所熟悉的博客傳達的產品信息)導致用戶實施購買行為的幾率,是低影響力推薦(如陌生人或者產品常規廣告)的50倍。

傳播以人為本

研究分析中發現,在交流產品上不同人的關注點也不同:越年輕的消費者越喜歡交流關於時尚和電子產品,尤其在18—25歲的受訪者中,尤其偏愛關於“服裝鞋帽”(61.7%)、“手機/呼機”(50.7%)、“化妝品”(41.5%)、“電腦”(40.9%)以及“音像製品”(38.8%)的討論和分享。這些產品的討論比例在25歲以下年輕人之間,遠遠的信息交流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年齡層的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用戶的交流話題也隨之轉移到了“日用百貨”、“食品”以及“住房”這些產品上;女性最愛交流的話題產品是“服裝鞋帽”(65.3%)、“日用百貨”(54.8%)和“化妝品”(44.2%);男性會更傾向於探討關於“家用電器”(50.6%)、“手機/呼機”(45.3%)以及“住房”(42.0%)的有關信息。

因此,在博客圈子等網絡分享時,要著重把握受眾的特征和定位去傳播。

網絡分享造就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在製定營銷策略時,僅僅300萬元的製作成本,使他們沒有選擇傳統電影營銷中盛大華麗的開幕式,或是狂轟濫炸的廣告攻勢策略,《瘋狂的石頭》以其平民化草根化的特征,選擇了口耳相傳的口碑效應,並且在網絡口碑傳播這一塊下足了功夫。

《瘋狂的時候》在電影公映前,參與了上海電影節上的宣傳活動,並且舉辦了影評人放映專場,使《瘋狂的石頭》先在影評人之間進行了預熱.之後在五城市免費放映,最直接地創造了口碑,提高了影片人氣。

《瘋狂的石頭》在與傳統媒體和影評人之間營造口碑的同時,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草根民眾,在社區論壇、電影論壇、個人博客以及MSN等媒體上進行口碑上的宣傳,使很多專業非專業的影迷都能在網上了解到電影的情況。加上電影紮實的質量,《瘋狂的石頭》以“一傳十,十傳百”的原始方式飛速傳播,最終達到了2300萬的票房。

不完全統計顯示,《瘋狂的石頭》的觀眾走近電影院的原因如下:

因為親友同事的推薦50%

因為“石頭”在網上的超級人氣30%

其他20%

網絡時代的口碑傳播在電影《瘋狂的石頭》上顯示了它最強勢的威力:“瘋狂的石頭太好了,這是這麼多年以來看過的最好看的電影。”“打開MSN,大家的簽名全是跟《瘋狂的石頭》有關的內容.”“這是我這麼多年以來,看過的最好的國產影片!”正是口碑傳播在互聯網社區博客等媒體上的力量,最終造就了《瘋狂的石頭》2300萬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