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李雄為什麼要鬧出另一個大漢帝國來呢?最可惡的還是割據蜀地的這個偽漢國,李雄皇帝的出身竟然是氐族。
氐族跟羌族那個關係,大家都懂的。跟諸葛亮薑維和無當軍的關係,也是很容易懂的。
劉淵劉曜父子要想留住姚家軍,唯有搶先一步,攻略氐族的故鄉略陽,以及羌族的故鄉陰平。
可是!胡騎善攻不擅守,就這幾萬兵力哪有那個實力!
有一件事情姚夏是猜錯了的,姚鉉卻沒有猜錯。
匈奴人劉淵的心腸沒有那麼毒。蠻族其實在玩弄陰謀方麵比漢人更加忠厚老實,隻不過,在濫施暴力方麵比漢人更加沒節製。
劉淵其實不舍得就此殺害一萬五千名無當軍將士。殺不殺得了是另一回事兒。反正劉皇帝不打算濫殺有用之人。
劉皇帝其實是判定阻止不了姚家軍歸降蜀漢,返回陰平老家。
不過,劉曜的陰狠性格幫到了劉淵一個大忙。劉曜的主意是重創姚鉉之後,將其擄獲並軟控起來,加官進爵授以祭司類的神職,羈留在山西漢國帝都不放。百善孝為先,姚家軍投鼠忌器,不會再跟劉漢公然對敵。
匈奴人也都熟讀三國,尤其是劉淵的爸爸和爺爺都是三國中的重要角色啊。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徐庶就是因為孝敬老母,結果一輩子呆在曹營,既沒有背叛曹操,也不跟劉備掐架。
結果就會帶來一個怎樣的驚喜呢?當姚家軍順利回到陰平,自然而然就成了李漢軍團在北方前沿的一道屏障力量。這股力量雖然效忠李漢,卻也不肯得罪劉漢,正好成為兩漢之間很好的一個緩衝。
當司馬顒逃走之後,關中除了南方李漢帶來的威脅之外,周邊再無其他強敵,劉家軍可以留下少許兵馬,就能夠輕鬆掌控關中局麵。主力移師東向與司馬騰和汲桑石勒決戰的時候,也不至於草草丟失了關中千裏沃土。這可是很劃算的一筆生意啊!
劉淵劉曜父子的計劃就是抓姚鉉,放姚夏。
讓姚夏成為無當軍的新主人,滾回陰平成為兩漢之間的和平大使。完全好像三國徐庶一樣的存在!
姚哥是沒有料得到劉家皇帝竟然還有如此一番美意,這其實真的算得上一番美意了啊,古代人都很壞,做到這一步,劉皇帝其實算很好的老好人了。
卻不料姚夏輕裝簡從,忽然穿過了劉家軍的防禦陣地,直追汲家軍去了……劉皇帝當時就知道自己的計策落空。
於是,趕緊召回埋伏在外的劉曜殿下。
劉曜的伏兵其實就躲在華山以西的某個地方,無當軍的斥候早有覺察。姚老爺子是不想兒子過分擔心,故意瞞過此事不提。追隨姚哥的那位姚司馬,也被深謀遠慮的老爺子一並蒙在鼓裏。
劉曜的伏兵不是為了殲滅姚家軍,而是為了營造壓力感,迫使這支不靠譜的同盟軍,盡早南竄。
姚夏年輕,會粗暴誤讀劉家父子的企圖,一味把事情往黑暗的方向去想。
姚老爺子老成,他不肯草率妄斷,可是老爺子也猜不透劉曜究竟想要幹什麼,隻是覺得這不大像是要大開殺戒的樣子,此事過於複雜,沒必要讓兒子分心,於是索性將他瞞過。
姚夏忽然向東而去,那就沒有人可以帶領姚家軍南歸陰平了。
劉淵急招劉曜的伏兵回援鳳陵渡,父子見麵再開一次會議,由此商量決定:就此放棄追擊汲桑?就此放棄截殺司馬顒?就從這鳳陵渡口返回山西?還是另外怎麼著?
劉皇帝的心情,這一刻有些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