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規矩定下來之後,再沒文化的牧民或者農民或者奴隸,也都知道什麼叫做敬事尊長。
隊長落鞍敬禮的時候,抽空回頭跟部下吩咐了幾句,兩名騎兵脫離了隊伍,飛快地趕回中軍報訊去了。
“不用請示皇上了!”姚哥笑道,“我媳婦兒被石勒抓了去,我急著趕去救他。請帶為啟奏我大漢皇帝陛下,我姚夏的老婆是大羌神女,萬萬不能夠落入敵手。此事不便於大軍決戰來解決,還是我孤身潛入,比較有營救的把握。此事火燒眉睫,半點兒耽擱不得,稍有耽擱,怕會招來大禍!神女有薩滿預言的能力,你懂得,絕不能讓我家公主媳婦兒為敵人多做預測啊!”
說完之後,打馬就走,再也不甩對方。
二十一騎緊緊追隨。
劉家軍的哨騎隊長無可奈何,又不敢攔阻,也不敢自作主張,乖乖回營彙報去了。
不一刻,姚夏一隊人疾行如風,已經去得遠了。
老爺子跟老和尚真夠狡猾的,貌似當初把朵兒扣在石勒軍中,就是一招有用的棋子。
劉淵在本陣聽到哨探帶來的急報,跌足歎道,“糟了!圖澄老和尚誤我大事兒!”
雖然跌足歎息,卻並不憤恨,也沒有懲罰失誤的部屬。
劉皇帝即刻頒下了另一條密令,傳諭永王劉曜,放棄之前做好的布署。
姚夏過後很久才知道,老爺子果然猜對了比姚夏更多的敵情。
劉淵以皇帝九五至尊的身份,詔令無當營各級將校齊集華山,其目的果然是比較複雜的,如姚老爺子預判的一樣,另外藏有後招。
劉淵劉曜父子不傻,讓姚家軍困守華山,姚家軍當然會心中不安,這是誰都料得到的事情,必然而然的事情。
可是!距離司馬顒的東撤大軍趕到華山,還頗有幾日餘裕,劉淵父子的意圖並不是要讓姚家軍之間火拚司馬大軍。
而是……
劉淵父子算定了姚鉉出身蜀漢帝國後裔,劉玄德諸葛亮傳下的弟子最重信義,在劉家公然翻臉之前,姚老爺子是不會單方麵造反的。
劉淵父子在汲家軍忽然反水之後,緊急製訂了一個針對無當軍的解決策略。
十分明顯地露出要挖坑埋葬姚家軍的企圖來,但是,事情做得很幹淨,並沒有切實的破綻。這樣一來,姚家就陷於兩難之間。叛也不是,蹲在華山等死也不妥當。
劉淵父子料定姚家軍隻剩最後一個解決辦法:讓姚夏領兵南下,去依附四川李雄那一派李漢勢力。姚老爺子肯定會在身邊留下少量衛隊,拚死固守,以全其忠義烈士節操。
預判無當軍少主姚夏會南竄四川,投靠李漢。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羌姚的老窩是在陰平武都。
當司馬顒撤離長安,而劉家軍又不打算長期占據此地,關中成為真空。李雄頓時成為周邊勢力中最強大的一股。李漢必定北進,染指關中和隴上地盤,如諸葛亮薑維當年一樣。
李漢勢力一旦占據陰平,姚家軍遲早都會背叛劉漢,父母妻子家眷都被對手抓了,不叛不行啊!大漢朝向來以孝義治天下,父母死,兒子在朝為官的,必須致仕辭職,回家守孝三年。倘若戀棧官位和俸祿,不舍得下崗致仕,隱瞞喪事不報的,一旦被禦史彈劾揭發,革去士族戶籍,再處以千裏流刑。
所以姚家軍的老巢一旦落入敵手,劉漢帝國還隻能放人。否則的話,必定失盡人心,軍中會有無數外地籍貫的軍官跟著逃跑嘩變。
在司馬家控製關中的時候,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劉漢勢力以及姚氏蜀漢子弟兵,都不承認司馬政權的合法性,司馬氏倘若虐待姚氏家眷,那等同於盜賊殺人,隻會導致姚家軍官各請長假,以江湖身份出去任俠複仇,並不會觸發全軍嘩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