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秦時明月漢時關(3 / 3)

正所謂秦時明月漢時關,大秦時代的潼關和函穀關,到了大漢之後這個新時代,其意義已經變了。函穀關徹底廢棄,黃河南岸的最重要隘口變成了新魏城。

潼關倒是一直沒有廢棄,但是改變了用途。新時代的潼關被改造成了十二連城,是屯兵囤糧的天下第一要塞。

小葉子的記憶一直都挺活躍的,她積極提供的線報這一次總算被姚哥采納了。小葉子記得大金國被成吉思汗滅亡之前,最後把全部三十萬兵馬全部集中在潼關跟蒙古軍決戰。大唐長安帝都被安祿山攻陷之前,哥舒翰也是提兵二十萬在此地跟安祿山鐵騎展開決戰。

為什麼大唐大宋大金大元如此重視潼關,小葉子就沒有想過那麼多。

但是姚哥一看也就懂了。

兵家必爭之地,現在已經不是潼關,而是鳳陵渡。

鳳陵,不是任何人類帝王的陵寢。

那是女媧的神陵之名。

渭河在此地彙入黃河。

黃河湍急,不遠處就是壺口瀑布,驚濤駭浪,無法通航。渭河水勢平緩,天生就有著跟運河差不多的效果,非常便於運兵運糧。

因此,鳳陵渡口成為牽係著整個關中八百裏秦川的命脈所懸之地。

通過渭河,可以源源不斷將整個八百裏秦川的人口和糧草資源,輸送過來。隻不過,這種程度的輸送比較慢,必須在鳳陵渡口構築一個強大的支撐點。守軍以及囤糧的標準,要足以支撐一段時間,隻要能夠撐得到水運援軍趕來的話,那麼潼關和鳳陵渡守軍便立於不敗之地。

潼關事實上已經不再是個關隘,而是宿衛鳳陵渡口安全的屯兵囤糧基地。

這麼說來,馬超大人還真的是個不可原諒的菜鳥將軍啊!這樣也能失守潼關?

這麼說來,劉淵劉曜也不算庸碌之輩,汲家軍剛剛造反,劉家軍就追往鳳陵渡口。

現在的情形就是:汲家軍真的會放棄更加平坦的黃河南岸灘塗平原之路,冒險去穿越三百裏荒廢古道嗎?或是?假裝放棄鳳陵渡這個必爭之地,麻痹對手,伺機突襲?一舉擊退了劉淵的追兵之後,再掉頭進入河南界內,強行奪取司馬家控製下的新魏要塞?

又或者,還有更邪惡的可能性:澄師如此奇人,怎可能沒有點奇謀妙計?會不會新魏方麵的大晉守兵,已經跟汲家軍私下有過默契?河南那邊的晉兵突然出現在此,也都不會讓姚夏覺得意外。這世道各種陰謀毒計層出不窮,什麼怪事兒都有發生的可能!

姚司馬彙報上來的斥候情報,關於汲家軍的動向並不詳盡,姚夏一時難以做出決定……我們該走鳳陵渡?還是去硬闖三百裏桃穀?

更加曖昧的情報是,劉淵已經親自趕到鳳陵渡口這個真正的生死要地,劉曜反而動向不明……劉曜是不是也在打埋伏?他又會忽然出現在哪裏呢?

最可惡的就是,無當軍的斥候們,沒有飼養過信鴿那種奇怪的寵物,隻會陸陸續續派人策馬飛奔,向華山本部回報最新的敵情。

華山本部是來不及另派人手追上姚夏一行人,向他們隨時通報最新戰況。

隻能靠自己了!

姚哥好歹也是跟劉皇帝、劉曜殿下、汲桑將軍、石勒將軍在一起合作過三年的老熟人,他就開始分析起這幾個決策者的性格傾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