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王傑、和琳不容張貴財、張遠哲父子辯駁,將他們定性為紅花會亂黨,處死在銀山縣城的西門菜市口。
張傳紅見父親、兄被殺,她無比難過地跑到柳溪木橋上跳河自殺。
然,遊子民因舉報高士槐欺君罔上,以及向皇室敬獻寶劍有功,和珅不但沒有追究他是罪犯高士槐的義父,還代表皇上擬命他為江寧知府。
高士槐和躲在四合院北院地下室的妻子楊美馨極其他(她)們的兩個兒子,全都被殺死在四合院的北院。
那身在林家醫館治傷的楊天雲,得到如此利好消息,竟然忘記了疼痛,高興得蹦跳起來。他一邊自言自語說道:“現在沒人給我爭孫子,楊宇咱們回家去。”一邊朝著四合院跌跌撞撞地奔跑過來。
遊子民為了前程,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他在和珅、王傑、和琳的麵前指認楊天雲是高士槐的嶽父,楊宇是高士槐還未進京當太監時與楊美馨所孕之子。
結果楊天雲、楊宇遭到殺戮。林啟明實在看不下去,便單槍匹馬地闖進了四合院要與遊子民拚命,結果被和琳的兵馬亂刀砍死。
林蘭萱最終嫁給了遊子民。起初的蘭萱對遊子民的所作所為有點看法,後知浩兒已死,又聽遊子民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林蘭萱,想想在柳溪的這段時間裏,遊子民的確是處處幫著林蘭萱,保護林蘭萱。為了自己的雙胞胎兒子,林蘭萱別無選擇,隻能嫁給管家遊子民。
不久,山口美慧、山口合香得知錢灃遠、黃漢、顧義信在京城的刑部監獄被“太上皇”以賣國投敵之罪,判處絞刑,三人親屬皆受株連。美慧、合香既沒有抵抗也沒有逃避,而是和黃漢、顧義信、劉銘的家人一起奔赴黃泉、視死如歸。
戴佳氏曾與總管太監陳進忠關係曖昧,乾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敗壞他帝王名聲的忻貴妃,在顒琰登上大位不長的日子裏,乾隆便將戴佳氏和她貼身侍女靈兒關進了大牢,因主仆忍受不了牢獄之苦,倆人不久自縊而死。
顒琰對父親厚此薄彼的做法極為不滿,和珅人人都說是個大貪官,其府邸可與皇宮相媲美,可父親不予理睬,還說要等他百年之後,再行處理,說和珅的財產是父親留給顒琰的一大筆財產……
顒琰雖是皇上,可大權依然掌握在“太上皇”的手中。
自從乾隆要和珅陪同皇後孝儀純回京參加顒琰的登基大典,和珅就在路上想好了自己應如何在乾隆的麵前為自己鋪墊後路。
和珅忖度:跟顒琰一起的人,不是紀曉嵐、劉墉,就是阿桂、王傑,而這些人平常就跟和珅過不去,動不動彈劾和珅,萬一太上皇……
“和愛卿想些什麼呢?朕知道你有苦衷,走到這一步是朕一味縱容的結果,不過人固有一死,朕也隻能擔保在有生之年保你和珅。。。。。。”
“太上皇,看在和珅對您赤膽忠心的份頭上,看在這把越王寶劍……”
“好了,多說無益,朕會厚待獻寶之人。不過愛卿也要盡早南下,取出半島戰役後日本國應賠償大清國的50萬兩黃金。”
“小槐子的欺君罔上,須和珅如何處理?”
“你和珅的心裏應該清楚,朕考慮到你和珅長期與他小槐子交道的緣故,怕是愛卿下不了狠心,故讓軍機大臣王傑與你一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