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點撥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充滿了苦難。人是從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唯有把苦難當作良藥,樂觀奮鬥,才能得到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苦難激發人的潛能,把苦難當作一塊成功的墊腳石,在黑暗的盡頭,我們將看見光明。當然,將苦難看作生命中的一種磨礪,無疑需要很大的勇氣。然而,一旦我們超越了苦難,戰勝了苦難,我們所獲取的必定是麵對生活重新微笑的機會。
“可笑”的漁夫
某地有一條大河,河的旁邊有一個水潭,水潭裏有很多魚,潭邊經常聚集著一些釣魚的年輕人。但是這段時間,他們發現有一個奇怪的漁夫,他在潭邊不遠的河段裏捕魚,那是一個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翻卷著,一道道的波浪此起彼伏,這是魚根本不能遊穩的河段呀,怎麼會捕到魚呢?年輕人百思不得其解,便覺得這個漁夫很愚蠢、可笑。
有一天,有個好事的年輕人終於忍不住了,他放下釣竿去問漁夫:“魚能在這麼湍急的地方留住嗎?”漁夫說:“當然不能了。”年輕人又問:“那你怎麼能捕到魚呢?”漁夫笑笑,什麼也沒說,隻是提起他的魚簍在岸邊一倒,頓時倒出一團銀光。那一尾尾魚不僅肥,而且大,一條條在地上翻跳著。年輕人一看就傻了,這麼肥這麼大的魚是他們在深潭裏從來沒有釣上來的。他們在潭裏釣上的,多是些很小的鯽魚和小鰷魚,而漁夫竟在河水這麼湍急的地方捕到這麼大的魚,年輕人愣住了,更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漁夫笑笑說:“潭裏風平浪靜,所以那些經不起大風大浪的小魚就自由自在地遊蕩在潭裏,潭水裏那些微薄的氧氣就足夠它們呼吸了。而這些大魚就不行了,它們需要水裏有更多的氧氣,沒辦法,它們就隻有拚命遊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裏的氧氣就越多,大魚也就越多。”
在常人的意識中,風大浪大的地方是不適合魚生存的,所以故事中的年輕人捕魚會選擇風平浪靜的深潭。但他們恰恰想錯了,一條沒風沒浪的小河是不會有大魚的,而大風大浪恰恰是魚長大長肥的條件之一。大風大浪看似是魚兒們的苦難,實際上恰是這些苦難使魚兒們茁壯成長。
情商點撥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機會也不會總順風而來,蘊藏在逆境中的機會有時更加巨大,足以改變人的一生,所以,對於逆境也應該抱著一種忍耐的態度。磨難雖苦,但卻可以化為人生的財富。也隻有經曆磨難,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魚兒才又肥又大。
逆境中的成龍
國際巨星成龍,他的父親是香港法國領事館的一名小職員,由於轉到澳大利亞的美國領事館工作,不能夠帶上孩子一起去,6歲多的成龍就被送到京劇泰鬥於占元那裏寄宿學藝。7歲時,成龍的父親到了澳大利亞。一年之後,母親也到了異國,每兩年才回香港一次,留下成龍一個人在香港獨自尋求“生存之道”。
成龍跟隨師傅學藝的時候,六十幾個小朋友擠在一起住宿,共同使用一個洗手間,他們從來不刷牙,因為沒有時間;腳上的鞋子一個星期都不脫下來,奇臭無比;每個孩子的頭上都生滿了瘌痢瘡;他們就像一群孤兒一樣,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排隊去紅十字會領取分發的米、奶粉等救濟品。
這班小學徒,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一直練到半夜12點。由於太累,需要爭取睡眠時間。5小時的睡眠對於成長中的小孩兒來說真的是太少了。所以很多時候,成龍在壓腿時都會打瞌睡;其他人在讀書的時候,他就坐在教室後麵睡覺。
師傅是位“嚴師”,時時打學徒,每個都打,天天都打,隻有過年過節時才會稍微停手。然而,成龍和他的師兄弟元彪、洪金寶等人,又常常在街上惹是生非。因為他們剃光頭,被很多人認為不吉利,便向他們丟石頭,正好讓這群孩子有了一個發怒的機會,於是他們蜂擁過去,把挑釁者打得頭破血流。
為了給師傅掙錢,成龍等人在邱德根經營的荔園遊樂場表演,一做就是數年;從8歲開始,成龍就開始以童星加入電影圈跑龍套。他的第一部影片是李麗華主演的《秦香蓮》。
17歲,成龍正式出師。他曾說:“剛出師時,在潛意識中對父母有些怨恨,他們為什麼到澳大利亞去了不理我?其他師兄弟,每個星期,至少在兩個星期內,就有家人來探訪,帶他們出去,而我則沒有。”
由於早年練功時痛苦的磨煉,使得成龍在後來的歲月中敢於打拚,成為一代巨星,受世人愛戴。
情商點撥
霍蘭德說:“在最黑的土地上生長著最嬌豔的花朵,那些偉岸挺拔的樹木總是在最陡峭的岩石中紮根,昂首向天。”高普更是一語道破“天機”,他說:“並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災難,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種幸運。與困難作鬥爭不僅磨煉了我們的人生,也為日後更為激烈的競爭準備了豐富的經驗。”成龍的一生,正可謂是一部活生生的勵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