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後,所發揮的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到4倍。而最經常、最廉價、最可靠的激勵來自於自我激勵。自我激勵是行動的催化劑和興奮劑,掌握了自我激勵,就把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裏。
永遠坐在前排
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裏,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從小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親經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走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後於人,“即使坐公共汽車,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太難了”之類的話。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這個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她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後的年代裏被證明是非常寶貴的。正是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殘酷教育”,才培養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她時時牢記父親的教導,總是抱著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爭一流,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永遠坐在前排”的誓言。
瑪格麗特上大學時,學校要求每個學生要用五年時間來學習拉丁文課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拚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內全部學完了。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試成績竟然名列前茅。瑪格麗特不單是學業上出類拔萃,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麵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之一。當年她所在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她總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為如此,四十多年後,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才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連續四屆當選為英國保守黨領袖,並於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情商點撥
“永遠坐在前排”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坐第一排,就是爭第一。坐第一排,就是給自己自信。坐第一排,就是敢於挑戰自我,就是自己為自己加油。那些坐在前排亮出自己的人,正是那些成功的人。
隻要你是對的
1950年9月20日,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作曲家王莘,將他創作的《歌唱祖國》歌曲原稿寄給一家報紙的文藝副刊。
不久,王莘收到了那家報紙副刊編輯的一封退稿信。讀罷退稿信,王莘又再三讀了讀自己的作品,越讀越覺得那位編輯的意見僅是一己之見,自己的作品還是十分令自己滿意的。於是,王莘又滿懷希望,把《歌唱祖國》又寄給了另外一家報紙的文藝副刊。
但沒多久,那家報紙也十分客氣地把《歌唱祖國》退回來了。
是不是自己的作品真的沒有達到發表的水平?拿著退稿信,王莘把自己的作品認真看了又看,但越看,王莘就越認定《歌唱祖國》是一首十分難得的得意之作,沒報刊願意給自己發表就算了,但好作品決不應當被埋沒。王莘自己將《歌唱祖國》刻蠟板印了十幾份,寄送給自己的一些朋友,征求朋友們對自己作品的意見。沒多久,時任天津音樂工作團合唱隊隊長的王巍打電話告訴王莘說,他認為《歌唱祖國》是一首十分難得的佳作,他已經組織了十幾名青年演員,開始《歌唱祖國》的試唱。這群年輕人演唱兩遍後,立刻激動萬分地說:“這真是一首難得的好歌,曲調優美流暢,真是太棒了!”
1950年底,中國唱片廠到天津來選歌,他們一聽完《歌唱祖國》就激動萬分地說:“這首歌太美妙了,我們一定要選這首歌!”就這樣,《歌唱祖國》被灌進了新中國第一批唱片,從此不脛而走,唱響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2003年國慶前夕,《歌唱祖國》的鍍金光盤被國家博物館正式收藏。
如果當初王莘先生在接連兩次退稿後自己也給自己退稿,如果王莘先生遭到別人否定後也輕易地把自己否定,那麼,會有《歌唱祖國》的至今嫋嫋繞梁不絕嗎?會有《歌唱祖國》這首經典歌曲的經久不衰嗎?
情商點撥
隻要你是對的,就不要輕易去否定你自己。隻要你是對的,你就要執著地去堅持。人生成功的支點,常常就在於麵對別人的紛紛否定,而自己的心靈卻從不迷失。
原來門是虛掩的
1968年,在墨西哥奧運會的百米賽道上,美國選手吉姆·海因斯撞線後,指示燈立刻顯示出9.95秒的字樣,全場轟動,海因斯也攤開雙手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話。這一情景通過電視向全世界轉播,可是由於當時他身邊沒有話筒,誰也不知道他到底說了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