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辦事是走上社會後常遇到的事情,怎樣才能把一件事辦成功,裏麵有許多的因素,這和一個人的辦事能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辦事的藝術是從課本上學不來的知識,因此,對你來說,學習他人的經驗是使自己的辦事能力得到迅速提高的一種方式。

1.想做單位骨幹,要掌握以下幾條技巧

任何一個領導都力爭使自己主管的單位、部門做出卓越的成績,拿出一些光彩的東西來,這樣,他就自然而然地需要幾個乃至一批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下屬,為他創出業績。所以,要想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成為領導的“紅人’,那就需要我們首先做好本職工作,有較強的敬業精神。這是我們在領導麵前說得上話、辦得了事的根本。

小李從某大學經濟係本科畢業後分配到一個研究所,該研究所大部分工作人員都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小李感到壓力不小,但他也發現大部分工作人員對工作都不很認真,於是他一頭紮進工作中,為工作方便,索性住在辦公室,從早到晚埋頭幹業務,8小時以外加班加點。其他同事打撲克、閑聊等事情他很少介入。他的業務很快提高上去了,在經濟研究方麵成為研究所的“一支筆”,並逐漸受到所長的重用,越來越讓他感到在這一方麵離開小李就如失去左膀右臂。所以對小李的敬業精神很欣賞,經常在其他部屬麵前誇獎小李,還對他的加班加點予以物質鼓勵。在同事的眼中,小李就是領導的“大紅人”。在領導的周圍缺乏敬業者的環境中,你若能像小李這樣以敬業的形象出現在他的身邊,很快就可能得到重視,成為領導的依靠。

我們提倡敬業,但也提倡會敬業,這裏有幾個方麵的技巧需要注意。

1.對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時常聽到一些老同誌告誡說“年輕人要能吃苦,沉住氣”,的確有一定道理,經常為眼前利益所動的人能安心工作嗎?有些人憑熱情工作,情緒來了就好好幹一陣,但堅持不久,三分鍾熱度,沒興趣時應付應付了事,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領導眼中,這樣的下屬是靠不住的。偶爾表現一把,“過把癮就死”的下屬是成不了大事的。

2.苦幹要加巧幹

勤勤懇懇、埋頭苦幹的敬業精神很值得提倡,但必須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有很多人不能不說他工作認真、兢兢業業,但忙忙碌碌一輩子就是沒幹出多少成績,不僅沒得到領導的提拔,反而在領導和同事中留下了“笨”的印象,實在是太可惜。苦幹是領導喜歡看到的,但領導更喜歡巧幹高效率的下屬。不妨設想一下,領導有同一項任務,交給甲下屬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交給乙可能僅要兩周時間就可能完成,那麼領導在用人時首先考慮的就可能是乙而不是甲。所以說苦幹並不等於蠻幹,必須善於動腦子想辦法,提高工作效率。

3.敬業也要能幹會“道”

“道”就是經過自己表白讓領導知道或感受到你所付出的努力。工作中隻會幹不會“道”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領導所能目睹的你的工作最多限於“8小時以內”,在下屬與領導分開辦公的地方,領導對下屬的工作了解就更少了。有些人隻顧埋頭工作,工作完成後一交了事,與領導交流很少,自己究竟加了幾個班、費了多大勁、流了多少汗水、耽擱了自己多少事等等,如果你自己不主動說,而同事一般很少會在領導麵前提你的情況,你所付出的汗水也就默默無聞的白白流掉了。

2.托領導辦事一定要

懂得把握分寸

俗話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托領導辦事一定要看事情是不是直接涉及自身利益,如果是,則領導無論是從對你個人還是關心單位職工利益的角度,都認為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樣的事領導願辦,也覺得名正言順。

比如,你愛人調動工作,你通過別的關係可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辦成,如果你托單位領導辦,領導覺得你重視了他的地位,使他有了救世主的感覺,又可以作為為單位職工解決困難而積累其領導的資本,有時,這樣的事你不找領導,領導反而會產生你看不起他的想法,也未可知。

但你一定要知道,這類事必須關係到你的切身利益,或你愛人的事,或孩子的事,或直係親屬的事,如果不管七大姑八大姨的事你都攬過來去托領導辦,不但領導不會答應,而且還會認為你太多事,影響你在領導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