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與上級關係對於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影響極大,它既能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危及人的心理健康,你必須予以充分重視。

6.要想與人交談時取得最好的效果,一定要記住以下七大原則

1.交談時要放鬆情緒

約翰·莫菲指出:“我們不要硬是從頭腦中榨出一些名言警句。當我們放鬆下來的時候,很多妙語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甚至在最具刺激性的談話中,也有50%的內容是沒什麼意義的。隻有經過一段加熱過程,思想的車輪才能轉動起來。

2.使你的交談變得豐富

不要期望對方一開始就熱情高漲,善言者總是等到對方變得熱心以後,才試圖從他們那裏引導出一些有趣的想法。例如,可以先問:“請問您尊姓大名?您是哪裏人?您的丈夫幹什麼?您準備在這兒呆多久?乘飛機來我市的吧?”等等,以激起對方的談話興趣。誰關心這些?你也許會這樣問。誠然,這些問題似乎沒有任何風采和智慧可言,但它們的確能使交談啟動起來。

3.保持談話順利進行

成為一位出色的交談家並不在於你有多聰明,或者有多少傳奇性的經曆,而在於啟發、誘導別人講話。值得一提的是,“你”在談話中是一個前進的信號,而“我”則是一個停止的信號。要設法把談話引向對方的興趣點,多用“為什麼”“哪裏”“怎麼樣”等等。當他說“我在河南老家開了個店”時,你不要匆忙搶著說:“啊,我在陝西也有兩家店鋪。”而應該問“在河南的什麼地方?”

4.談話切忌以自我為中心

無可否認,人們總是對自己的工作、家庭、故鄉、理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其實,即使像“你從哪裏來”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也說明你對別人感興趣,結果會使別人也對你產生興趣。但你千萬別像一位年輕的劇作家那樣,跟他的女朋友談論了自己的劇本兩個小時後,接著說:“有關我已經談得夠多了,現在來談談你吧。你認為我的劇作怎麼樣?”

5.什麼時候談論自己

當有人要求你講自己的時候,不要守口如瓶地拒絕。稍微告訴對方一點你的情況,他會感到十分榮幸。因為你是用非常友好的姿態與他交談的。

6.使用“我也”這個字眼

如果他說:“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你最好回答:“我也是。”或多少講一點你有關農業方麵的知識和經驗,這會讓他感到很親切。

如果他說:“我喜歡吃冰淇淋。”恰好你也有同樣的愛好,一定要想辦法告訴他。如果他說他出生在東北的一個小鎮上,碰巧你過去也喜歡在那裏度暑假,那你也一定要告訴他……

7.和人交談,第一句話最重要,你應該這麼說

同人交談,第一句話是很重要的。如果說出的話適合對方的口味兒,那麼交談自然很快就會深入下去。如果說出的話正好是對方所忌諱的或厭惡的,那麼談話不可避免地就要碰釘子。從交談者自身來說,首先的要求是同人交談時,吐字清楚,言論能讓對方聽得懂,態度誠懇,給人以充分的信任,同時要求交談者掌握交談的一些技巧,在不同的場合、環境中運用不同的方法,以免引出許多尷尬的局麵,錯過許多機會。

1.根據陌生人的特點主動搭話。

①觀察他的儀表、裝扮、服飾。一個農民和一個典型知識分子的衣裝,是很好分別出來的。同農民談話,可以從目前農民的生活狀況、農民的辛苦、化肥、農藥等問題展開。同知識分子談話,提及工資、獎金待遇問題,肯定會引起對方滔滔不絕的感慨。從事買賣、推銷活動的人,一般顯得風塵仆仆,有的衣表雖華麗,整個人看上去卻平庸、媚俗。從事音樂、舞蹈、繪畫、寫作的藝術類人,一般氣質比較高雅一點,眉宇之間隱隱有一股靈氣。判斷他人的氣質如何,一般都是靠自己的直覺,這直覺,又是平時生活經驗積累的結果。一般地說,接受高等文化教育的人和沒有文化的人並排站在一起,你完全可以一下子把他們區別開來。如果一個人顯得氣度不凡、頗有教養,那麼你的搭話決不要顯得過分粗俗,以免引起對方的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