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探索職業生涯發展的條件(7)(3 / 3)

(二)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又稱職位分析、崗位分析或職能分析,指通過係統性的方法,對工作(崗位)本身以及任職者所需的知識、技能、條件進行分析。這是進行“人職匹配”的前提。

工作分析所要收集的職業信息可歸納為6W1H,即做什麼(What)、為什麼(Why)、用誰(Who)、何時(When)、在哪裏(Where)、為誰(for Whom)、如何做(How)。通過對收集來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到的結果就是各個崗位的崗位說明書。崗位說明書基本上可以包括兩大部分:工作描述和工作規範。

1.工作描述的內容

(1)崗位名稱。如辦公室文員、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銷售經理、人力資源經理等。

(2)工作目的。主要是概括性地說明某個崗位在組織中所要完成的主要職責,以及對組織所起的作用。例如,項目經理崗位的工作是為了合理調配資源、控製成本、完成項目管理目標。

(3)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具體描述某個崗位所承擔的各項職責,以及為實現這些職責所應完成的具體任務。例如,項目經理的工作職責是負責編製項目實施計劃、協調資源並按計劃推進項目實施工作、按時按質交付實施成果等。

(4)工作聯係。包括該崗位在組織結構中的位置,以及該崗位任職者在工作中可能與組織內外哪些人員發生聯係。例如,人力資源經理在組織結構中隸屬於人力資源部,接受人力資源總監的領導與監督,對薪酬主管、招聘專員等進行領導和監督。

(5)工具和設備。對於需要在工作中使用特定工具和設備的崗位,需要在工作描述中加以說明。這裏所說的工具和設備一般是指需要專門培訓才能掌握的,而且是比較特殊的、與其他崗位有所區別的工具或設備。如掃描儀、傳真機等設備。

(6)績效標準。即針對該崗位的各項職責和任務,從哪些方麵來衡量這些職責和任務完成的情況。一般來說,可以從數量、質量、時效性、成本或費用、他人的反應五個方麵來進行衡量。

(7)權限。權限是指在某個崗位上的任職者所擁有的權力範圍。一般來說,權限從低到高分別為知情權、建議權、審批權和決策權。

(8)崗位的晉升與替代。晉升主要說明該崗位在組織中的職業生涯路線,是指該崗位的任職者可以晉升到什麼崗位;替代者主要指當任職者臨時不能在本崗位上工作時,可以暫時性地由哪些相似崗位上的人員進行替代。例如,招聘專員晉升為招聘主管時,其崗位可以由其他的人事專員替代。

(9)工作條件。主要描述該崗位的工作在時間、物理環境等方麵的一些特點。例如,野外作業、夜間工作、環境中溫度條件等。

2.工作規範的內容

(1)教育背景。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和所學專業。有時,教育背景中也包括是否參加過某些專項培訓或者獲得某種專業資格證書等。例如,從事教師職業要求獲得教師資格證書。

(2)工作經驗。主要是指過去是否具有從事某種職業的經驗以及對從業時間的要求。例如,從事職業指導工作兩年以上。

(3)知識技能。主要是指從事該崗位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例如,精通網絡係統管理和維護,了解至少一種大型數據庫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