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探索職業生涯發展的條件(3)(2 / 3)

(79)我用運動來保持強壯的身體。

(80)我經常對大自然的奧秘感到好奇。

(81)嚐試不平凡的新事物是件相當有趣的事情。

(82)當別人向我訴說他的困難時,我是個好聽眾。

(83)做事失敗了,我會再接再厲。

(84)我需要確切地知道別人對我的要求是什麼。

(85)我喜歡把東西拆開,看看能否修理它們。

(86)我喜歡研讀所有的事實,再有邏輯地作出決定。

(87)沒有美麗事物的生活,對我而言是不可思議的。

(88)人們經常告訴我他們的問題。

(89)我常能借著資訊網絡和別人取得聯係。

(90)小心謹慎地完成一件事是件有成就感的事情。

評分辦法:下表中的數字代表上列興趣測驗中的題號

請算出每種類型打“√”的數目,並填在下麵:

現實型________研究型________藝術型________社會型________企業型________傳統型________。

將上述分數從高到低依次排好,並填在下麵:

第一位________第二位________第三位________第四位________第五位________第六位________。

根據以上的探索和測試結果,對照下麵霍蘭德職業代碼,就可以找出與自己職業興趣類型相符合的職業。

三、價值觀與職業發展

張聰浩今年已經大三了,明年就將麵臨畢業、就業等一係列問題,他有點兒困惑:自己是找一份收入一般但是穩定且福利好的工作,還是找一份薪水高、挑戰性強但是辛苦且不穩定的工作呢?

董曉倩是張聰浩的師姐,她在上大學期間考取了注冊會計師資格,畢業後如願進入了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不過外表看來十分風光的工作,其實辛苦異常,熬夜加班甚至通宵是常有的事,生活毫無規律,屬於自己的時間幾乎沒有,她有時候會很迷茫,懷疑自己曾經的職業選擇。

陸欣是一名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想到大學畢業後的前途,她覺得有些困擾。一方麵,她很希望有機會到國外去推廣漢語文化,這樣既能開闊自己的視野,又能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專長;另一方麵,卻又覺得這樣的工作收入很低,不能幹一輩子。她該如何選擇呢?

“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麼樣的工作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在哪項工作中,我能真正愉快地投入並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些可能是很多人在擇業時都會考慮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實質其實是個人的價值觀問題。

(一)價值觀的含義

價值觀是人們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對事物進行評價與抉擇的標準。也就是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看重的原則、標準和品質。心理學上的價值觀概念,是指一個人對周圍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的評價與看法。像這種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係。價值觀和價值觀體係也是決定個人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是通過與身邊的人與環境的互動和體驗而得來的,即使很小的孩子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對身邊的客觀事物進行判斷。價值觀的形成,受到父母價值觀、社會價值觀、民族和文化傳統、教育經曆、大眾傳媒、朋友和同伴、宗教信仰等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而隨著經濟地位、人生觀和世界觀等的改變,以及受到大眾傳媒、周圍人群、公眾人物觀點與行為的影響,價值觀也可能會發生相應變化。

在當今社會,人們不斷麵臨新思想、新生活方式、新事物、新技術等的衝擊,也不斷麵對多種多樣的價值觀的碰撞。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要想弄清自己的價值觀體係就變得越來越困難,但也正因為這樣,才更有必要不斷思考、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方向。

(二)價值觀的激勵作用

亞伯拉罕·H.馬斯洛(Abraham H.Maslow)提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5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隻有當低層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後,個人才能關注並致力於滿足下一層次的需求。這些需求是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人們所做的事情正是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反映出來,就體現為個人的價值觀。比如,有的人會比較重視工作能夠帶來多少收入;而有些人則更希望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其所追求的需求層次不同,前者在“生理”“安全”的層次上,而後者已經是對“歸屬”“自我尊重”“自我實現”的追求層次了。

按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每一層次的需要與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或程度。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這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