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類攀登珠穆朗瑪峰不完全曆史(2 / 3)

1972年秋(9至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後,由於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1973年春(2至5月),意大利軍事登山隊,在意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於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4人),一共8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意大利軍人有60人左右,是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雇用了300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意大利軍事登山隊的登頂路線,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後還是采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1973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麵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於海拔8000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8000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岩壁,結果被迫采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於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1974年春,由16人組成的西班牙珠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於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隻有350米。

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鬆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10名法國人組成,雇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製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準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係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至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5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1975年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同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隊員登頂,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一支由15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於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於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鍾。日本女隊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難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至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7名女隊員和23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後,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後表示,“以後再也不幹登山這種活動了!”

1975年,中國珠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7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餘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後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後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8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後,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麵上登上了珠峰。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8050米到8150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麵的陡峭岩壁上失敗了,後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是,在海拔8000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岩石大峭壁,英國人采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岩訓練才取得了成功。據外電稱,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後共用了33天時間,這是22年來11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麵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18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萬美元。

1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1978年:奧地利人彼得·哈貝爾和意大利人賴因霍爾德·梅斯納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

1979年:南斯拉夫登山隊從西坡登上珠峰。

1980年:波蘭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維裏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峰成功。

1988年:中國、日本、尼泊爾三國聯合登山隊首次從南北兩側雙跨珠峰功。登山隊12人全部成功登頂,其中6人進行了南北大跨越。

1990年,中國、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美好願望。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在這次登山中先後站到了頂峰上。

1993年5月5日:中國海峽兩岸聯合攀登珠峰活動中,王勇峰、普布、其米、開村、加措登頂,台灣省同胞吳錦雄首次從北坡北側登頂。

1996年和1997年,中國先後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開展聯合攀登活動,4名藏族隊員登頂,其中次洛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學生,大齊米、開村成為兩次登過珠峰的人。

1998年:5月19日,中國和斯洛伐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5月24日,中國和斯洛伐克登山隊各有一隊再度登頂。同年,失去一條腿的美國人湯姆·惠特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登頂的殘疾人。

1999年:5月27日,中國西藏登山隊一行10人全員登上珠峰,並在8848。13米的頂峰采集到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聖火火種。桂桑成為世界上首位兩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為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美國全國地理學會將珠峰的海拔高度修訂為8850米,但是尼泊爾目前不承認這一修訂。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裏第九次登上珠峰並創下隻身在峰頂逗留21小時的最高紀錄。

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曆史不僅僅是專業隊員的專利,近年來不斷有業餘愛好者挑戰珠峰。2000年,中國第一個民間單人挑戰珠峰的黑龍江勇士閻庚華於5月21日登頂,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難。

2000年: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裏從大本營出發由北坡攀登,耗時16小時56分登頂成功,創造了登頂的最快紀錄。

2001年:16歲的尼泊爾人坦巴·特什裏成為世界上攀登珠峰最年輕的登山者。同年,“清掃珠峰”活動開始進行。美國盲人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上珠峰的盲人。

2002年:65歲零5個月的日本男子登山者石川富康成為世界上登上珠峰的年紀最長者。同年,63歲的渡邊玉枝成為登頂成功的年紀最長的女性。2002年5月16日:當天共有62人登頂成功,創造單日登頂人數最多的紀錄。

2003年5月,2003中國珠峰登山隊、中韓聯合登山隊、日本、美國等登山隊從北坡攀登珠峰取得成功。

截止2003年5月,在過去的43年中,中國健兒已經14次登臨“地球之巔”,先後共有61人次把足跡留在地球之巔。同時,在攀登珠峰的眾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長眠於珠峰潔白的世界裏,一些人留下了終身殘疾。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曆史,是一個前仆後繼和不斷取得勝利的可歌可泣的曆史。

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再次對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綜合科學考察並重測珠峰高度。同年10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並授權,國家測繪局局長陳邦柱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珠峰岩石麵海拔高程為8844。43米,測量精度為±0.21米。我國於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數據8848。13米停止使用。>> 2008年5月8日,在克服諸多艱難險阻之後,人類第一次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之巔燃起了奧運聖火。>> 北京奧運聖火火炬登頂珠峰全記錄 2008年5月25日淩晨,76歲尼泊爾老人明·謝爾錢成功登頂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上成功登頂珠峰最年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