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有的辦公室可能已經使用了好幾年,乃至十數年,權力的形態與意識早已根深蒂固,哪一個房間是屬於副總經理的?哪一個房間是屬於業務經理的?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哪一個房間擁有多少權力?權力的中心何在?更是人人清楚。
假定現在你想剝奪占有某個辦公室的人的權力,又不想以調整職務為手段,那麼比較不著痕跡的方式,就是給他一個新的辦公室,而這新的辦公室應該遠離權力中心。
如此,在一種很自然而無形的情況下,這個人逐漸的失去他原有的影響力。等到他的影響力消失,你要處置他就不會過於棘手,也不會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或後遺症。
事實上,以換辦公室作為削奪權力的第一步驟,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最溫和而不傷尊嚴的做法。稍為激烈一點的,就是將他遷出私人辦公室,而與一般職員共處於大辦公室,美其名曰為“增進其與部屬之間的溝通”。失去了私人辦公室,他的一切護衛與武裝也就隨之解除。
有些公司則趁改組擴大的機會,幹脆把公司搬到一棟新建的大廈去,經營者所有的意誌企圖都可重新分配辦公室,來達到目的。
掐斷電話,不叫開會,斷絕情報
有人說,一個公司中最有權力的人,可能是負責接電話的總機小姐,因為任何情報的傳達都要通過她,所以她擁有公司最多的情報。總機小姐如果對某人不順眼,而要使這個人失去權勢的話,可說輕而易舉,她隻要斷絕若幹情報來源,就可能使他陷入極大的困境。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裏,情報可說是一切權力的來源,誰有辦法掌握更多的情報,誰就是更有權力的人。因此,殺人不見血的方法之一,就是斷絕情報來源。
如何斷絕對方的情報來源呢?例如,重要的會議在他不在或出差的時候召開,使他失去參與決策的機會,或者開會通知根本不發給他,財務報告、業務報告不再給他過目。
明升暗降,叫他毫無實權
表麵上晉升其職位,實際上是解除他的權力。行政機關將部長、院長改聘為資政、國策顧問,使其高就而無為,就是明升暗降的手法。
這樣做的好處很多,第一,不傷對方的麵子;第二,權力的移轉會溫和而順利。例如將總經理或副總經理納入董事會,提任高級顧問,憑誰也無話可說。
讓他出個長長的差
派他出國考察,一兩個月後,他回來時發現整個情勢已然改觀。他的工作已經分別由他人替代,他的權力已所剩無幾。此時,你再加以說明,因時機緊急或迫於無奈權宜處置等搪塞的理由,縱使他心裏明白,也無可奈何了!
這樣旁敲側擊地整下去,相信沒有誰會經得住敲打,或者心裏還不明白,他為了拿份穩妥的退休金,也隻好乖乖地退休了。對於無能之人,說實在話,已經是相當仁慈了。這對公對私都有好處,又沒有拉下臉來,傷了麵子。也不是一腳踢開,加上後半生衣食無憂,這種旁敲側擊有何不好呢!
71.深知好花須得綠葉配的道理
唐朝武則天多寵臣,而且嬌寵且嬌者,如武承嗣、武三思、張昌宗等。雍正皇帝也有許多寵臣,但寵而不嬌,最終結局或被殺,或不用,善始善終者很少。
怡親王允祥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允祥,康熙帝第十三子,皇貴妃雅氏所生,小雍正9歲。雍正八年死,享年44歲。
雍正繼位後,命允祥總理事務,封怡親王。雍正後來回顧說:“輔政之初,阿其那包藏禍心,擾亂國事……實賴怡親王一人挺然獨立於其中,鎮靜剛方之氣,俾奸宄不得肆其誌。”雍正繼位之初,允禮(康熙第十七子)反對雍正,是允祀集團中的成員。康熙帝逝世那天夜裏,隆科多護送遺體回宮,在西直門外遇見了允禮。隆科多告訴允禮雍正繼位之事,允禮聽了大驚失色,慌忙回府,也不到大內去接駕。雍正繼位後,罰允禮到尊化守衛康熙的陵墓。允祥則規勸允禮服從雍正,允禮表示了懺悔之意後,允祥就向雍正奏稱:“允禮居心端方,乃忠信親上、深明大義之人。”允祥極力保舉允禮,請求雍正帝能夠重用和善待允禮。雍正也采納了允祥的意見,於雍正元年,封允禮為郡王,命其管理藩院事。《詩經》有所謂“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愈”之句,是說如果善待兄弟,和睦相愛,家境就好,如果不善待兄弟,就會兄弟相害。這真是如同允祥所說的一樣。《詩經》中還謂“兄弟既翕,和樂肯湛”,意思是說兄弟們在一起和氣快樂情誼深厚,這也是允祥的心願。雍正初即位,總是驚恐回顧,以為到處都是篡位之人,所以用苛多,用親信善少。在這種情況下,允祥的作用不可低估。怡親王允祥為人謙恭遜讓,每逢賞賜,都表示辭讓,允祥被封為怡親王,雍正提出按照自己當年封雍親王規矩,賞允祥白銀二十三萬兩。允祥堅辭不受。雍正強逼其接受,允祥隻得接受了一半的賞賜。由此揣度,允祥可說是個知利多為害的道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