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策劃是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把現在和未來有機連接起來,幫助人們取得預期成效。一個好的策劃,往往讓人拍案叫絕,同時也決定了產品或者企業的前途和命運。它是一門涉及許多學科的綜合性科學,其結果是要找出事物的因果關係,衡量未來可采取的策略。

策劃包括認識、分析、判斷、推理、預測、構思、設計和籌劃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創造性思維。思路決定出路,策劃首先應當在思路上取勝。基本的策劃思路可以概括為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以點帶麵、出奇製勝、以虛擊實、起死回生等。

本章要點

1.以小博大

2.以弱勝強

3.以點帶麵

4.出奇製勝

5.以虛擊實

6.起死回生

策劃起源於軍事領域,它之所以擁有經久不衰的魅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策劃因競爭而生,因鬥爭而起。策劃是一個思維活動過程,策劃思路與策劃過程的關係。

第一階段需要確定問題的重心所在,這一階段要經過大量細致、慎重的調查和研究,從而確定關鍵問題,找出目標。第二階段是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思維,產生獨特性創意,然後再把創意轉化為可進行實際操作的策劃方案。由於可能會產生多個不同的創意,因此策劃方案也可能有多個。第三階段需要全麵、係統地分析各種情況,確定各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幹擾因素和妨礙因素,然後再認真比較各個方案,權衡利弊,分析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最後選擇最佳策劃方案。

從上述策劃過程可知,策劃思路的產生不可避免地也需經過以上步驟,隻是因為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存在差異,才有不同的策劃思路。

以小博大的思路來源於毛澤東的作戰思想。在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之前,紅軍由於不了解中國的戰爭形勢犯過很多錯誤,甚至差點全軍覆沒。但是在毛澤東取得領導權後,革命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策劃了許多以小力量博取大勝利的戰鬥,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成功原因就是他充分了解中國的環境、革命方式、革命隊伍自身的特點,並依此製定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戰略。很多小的戰爭技巧都是源於以小博大這一思路,因勢利導,借勢造勢。

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的以小博大思想是專門為弱者提供的相信自己、努力尋找契機壯大自己的有力武器。有了這個利器,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處於極端弱小地位時,便開始想辦法使自己強大起來。對於企業而言,當它處於極端不利的環境時,實際上它可能占據了最有利的地形。隻要能夠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就能夠彌補物質條件的不足,力量對比就可以發生由弱到強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