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你給別人的愛,總有一天會回饋給你(3 / 3)

先不說這堂課構造的合理性、老師的專業性、學生們的自覺性。總之我們與孩子們都唱著跳著笑著,玩得不亦樂乎。

在那之後我們分發了這次帶來的物資,看著孩子們拿到文具、衣服、鞋子臉上洋溢出來的真摯笑容,我們身上的疲憊一掃而空,成就感爆棚。

緊接著校長一聲令下,孩子們把收到的東西放進教室,走回操場上排成了五個方陣,一起謝謝我們,並且表演出了他們準備的節目。

看著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想著山裏的困苦生活,感同身受,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這趟行程的最後一站是去一個孩子家裏親身體會一下他們的家庭生活。

我和海濤、高興三個老年組成員跟一個叫梁正濤的五年級孩子走了15分鍾山路,來到了他的家。

那個家,隻能算是一個很簡陋的棲身之地。一家四口擠在一個隻有十平方米左右的磚頭房裏,冬涼夏暖。

正濤的父親是一個老師的莊稼人,母親先天性癱瘓,還有一個失學的姐姐。

我們坐在黑森森房間裏的小板凳上,想著正濤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都感到一陣心酸。

在聊天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了他的父親身體也不好,務農充其量隻能自給自足,給家裏帶來日常的食物而已。

上小學所需要的每個學期18元錢,都是由善心人士資助的。

對於正濤的教育問題,家人很看重,卻又有些無奈,上初中所需要的學雜費住宿費,對於他們這個貧困家庭,已經是一筆無法承擔的巨款了。

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老人家深深的無奈。

轉頭我問正濤:“你想走出山裏去外麵上初中嗎?”

正濤很堅定地回答很想。

我沒有絲毫猶豫地回過頭對老人家:“叔叔,正濤的初中學費我們三人會出,我們會資助他直到他有能力賺錢為止。”

我之前並沒有問過海濤和高興的意見,因為我知道不用問他們也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果不其然,他倆一致通過了這個提議,讓正濤的求學夢得以延續下去。

這點微不足道的幫助竟然可以撐起一個孩子的求學夢,這是何等的心酸。

城市裏的孩子們每天吃飽穿暖,還在抱怨家長老師;很多人在浪費著食物;還有好些人一擲千金做著無意義的事情……

我還沒成佛,沒有資格去教育世人,我隻是希望很多人看到這強烈的反差之後,能更多地關心到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與人為善,心中自會有更多安寧。

告別了正濤一家,我們心情都很沉重,卻又都有種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我們幫助了正濤一家,還有幾百個像正濤一樣在山裏需要幫助的家庭,是我們渴望去幫助卻又力所不能及的。

這一趟旅程,我們熬過夜、坐過車、搬過貨、走過路,身體無比疲倦卻還是覺得開心滿足,有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成就感。

寫到這裏,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有心人士可以感同身受到山裏兒童求學的困難與渴望學習的真心。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並且幫助他們。

即使您覺得這些不值一提,也請多多關心、幫助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始終相信,你的善良,即使不說,也會由這個世界記在它特有的本子上。你給予別人的關愛與幫助,總會有一天有一些人用不同的方式還給你。

當這個社會帶給我們成長,我們應該做更多的事情來回報這個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最後謝謝貴州衛視,給我們這樣的一次機會去到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辦法去甚至想象到的地方,體會到了如此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也讓我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